新路绕道保护王氏家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06: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文/图 记者薛世君、韩治华 实习生熊慕华、廖娅 莞城医院的食堂竟是个古色古香的祠堂,很多到该院就医的市民都有类似发现。记者近日经过采访得知,这个名为王氏家庙的祠堂距今已有469年的历史,自1958年9月份开始 就“隐身”在莞城医院里,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称,王氏家庙是东莞目前唯一一处明代的建筑古迹,是东莞历史文化的载体。然而在莞城区旧城改造中,王氏家庙正好位于规划的可湖二马路中间,一度传出王氏家庙要被拆掉的传闻。但是经过文物专家的建议,目前,莞城区已经决定让可湖二马路绕道,王氏家庙将被妥善保护。 旧城改造王氏家庙险不保 据了解,莞城医院在建国前,是由当地的一些江湖郎中自发成立的联合诊所。直到1958年9月莞城医院成立,王氏祠堂一直伴随着医院的成长,“隐身”医院达48年之久。 医院办公室负责人尹汉强说:“1978年我进医院那个时候,祠堂就已经在那儿了。” 为了了解这个祠堂的历史价值,记者采访了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先生,据杨宝霖先生介绍,王氏家庙为三进两天井建筑,连墙在一起深343米,宽15.8米,建筑面积541.94平方米,是东莞目前唯一的一处有确凿证据的明代建筑。 根据东莞文史泰斗杨宝霖先生考证,丙申年为明代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丁卯年,也就是明代嘉靖十六年(即公元1537年)王氏家庙落成,而戴铣文中所说的“七世孙司谏君景纯”就是园沙王氏七世孙王希文。 由此看来,王氏家庙从建成到今天,已经有469年历史了。期间王氏家庙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但规格没有变化,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 专家献言保护建筑古迹 杨宝霖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期,他听说莞城区旧城改造时要将莞城医院拆掉,并规划了一条马路,王氏家庙正好位于当时规划的马路中间。于是他立即找到了莞城区委书记王检养,陈述这个王氏家庙巨大的历史价值。当时很多人也都担心莞城医院的搬迁后,王氏家庙将不保。 当时莞城区领导答应杨宝霖先生将改善规划,使规划中的马路绕道,避开王氏家庙。 据记者了解,莞城医院将于今年12月份搬到丽晶酒店附近,可湖二马路将贯穿莞城医院旧址。但考虑到王氏祠堂的存在,莞城区政府已经决定让可湖二马路绕道。 墙砖“湛宅” 见证友情佳话 据杨宝霖先生介绍,现存的王氏家庙的墙砖大多印有阴文“湛宅”两个字,而这两字还有一段传说。 据说建造王氏家庙的王希文与增城新塘人湛若水(字甘泉)是好朋友,当初王希文建造王氏家庙的时候,湛若水得知后就将已经准备好建造自家宅院的砖送给了王希文,所以王氏家庙的砖上大多有“湛宅”两字,引证着古人的一段友情佳话。 创建者王希文 闻名乡里 王氏家庙的创建者王希文(1492~1565)原名世宁,字景纯,号石屏,弱冠之年就入儒学为生员。嘉靖初年,王希文曾以《苏民十二策》上书,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并因此闻名天下。 到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王希文才回到家乡。归莞之后,王希文倡导修建了道家山雁塔,保存东莞古迹。 王氏家庙的建筑风格比较古老,青砖围墙、木头大柱,站在住院部的大楼上往下看,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个三进两天井的祠堂。祠堂的青砖颜色渐退,呈现出泛白的青色,墙面也有多处脱落,为了防止白蚁的侵蚀,围墙上还涂抹了大量的白色胶状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