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迅即实施“以网络为龙头”的战略转型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08:58 人民网

  放眼传媒大势――网络异军突起,方兴未艾,锐不可挡,大有顺之者昌、失之者亡之势;

  回顾报业现状――同质竞争加剧,捉襟见肘,发展空间所剩无几,惟有一“网”尚待开发;

  审察传播规律――惟有“以网络为龙头”,才能重新理顺新闻生产流程和全面整合新闻资讯;

  当前机不可失――抢得网络先机者昌,再创辉煌有望;痛失网络先机者败,必败无疑;

  今后时不我待――当机立断,急起直追,时半功倍;犹豫徘徊,亦步亦趋,则亦步亦“衰”;

  2005年中国报业已经走向历史的“拐点”!这已成为新闻出版界的共识。面对历史“拐点”,如何应对?如何改革?如何转型?如何创新?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再创辉煌?将是每一家报业及其管理者甚至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出抉择的问题。

  一、从传媒发展大势看,网络媒体异军突起,方兴未艾,锐不可挡,大有得之者昌、失之者亡之势

  要就报业的发展战略做出正确的决策,首先要对于传媒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过去,我们在分析形势时曾有过“先国际,后国内,从中央说到生产队”的豪迈程式。在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那样的程式未免有点矫情造作,有点“假、大、空”。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渐发展的今天,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互相影响、彼此关联的,而不再是局部的、互不相干的了。因此,囿于一报一刊,或囿于报业一体,去坐井观天,夜郎自大,都是愚昧可笑的。我们只有把本报放到当前全国乃至世界多媒体的大格局之中,去审时度势,才能对形势做出清醒的认识,才能对未来发展战略做出科学的决策。

  诚然,这样高屋建瓴式的审察和判断,不要说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对于一报一刊来说,也并非易事。所幸的是,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了当今传媒发展态势的大体格局。

  2005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破天荒地发布了我国第一个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报告全面描述了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政策性的预测和指导意见。在这个报告中,有两个前瞻性预测,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

  第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咄咄逼人,传统报业面临深刻的“战略转型变革”。

  第二,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周期性增长中,以数量扩张为主要增长方式的中心城市都市报,将难以成为第四增长周期的驱动力量,预计2006年起,深化报纸出版体制改革所引发的“竞争活力”,以及转变增长方式所导致的新的“增长空间”的大力开发,将成为第四增长周期的“两个主要驱动力量”。[②]

  这两个前瞻性预测,并非凭空臆造,而是基于大量事实和数据分析的结果。

  据业内专家研究分析,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冲击下,我国传媒领域的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已经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媒体竞相涌起,诸侯混战,报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已成昔日云烟。特别是在广告市场上,网络广告、户外广告、广播广告、楼宇广告、电梯广告、直投广告等多媒体方阵迅猛崛起,大肆地瓜分和蚕食着报纸的广告份额。新兴媒体目前尚未撼动电视,但已对报业构成了严重的挤压。中国报业在经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目前已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③]

  与此相反,网媒在经过10来年的指数性增长后,如今已经接近“临界点”,在未来两三年内还将呈现“爆炸式”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21日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年6月30日,中国内地网民总数突破1亿,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而时隔半年后于2006年1月17日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数已达到了1100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又增长了18.1%;中国网站总数达到了694,200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达到136,106M;大陆的IPv4地址数达到了74,391,296个,位居世界第三。[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网的人数和上网的时间,正在日渐增加,而且不受年龄层所限。也就是说,人们在获取新闻资讯时,越来越向网络靠拢,而日渐与报业疏远。据新浪网公布,在“神六”发射当天,该网站的点击阅读人次达到4.5亿。要多少家报纸加在一起才能吸引如此众多的读者呢?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在报业广告大幅跳水的同一时段,网络广告却如日初升光焰万丈。据艾瑞市场咨询推出的《2004年中国网络广告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网络广告达到27亿元,较2004年增长42.1%;到2006年,网络广告规模预计达到40亿元。[⑤]

  问题的要害还在于,两相比较:一方面是纸媒颓势显见,江河日下,而且一去不复;而另一方面是网媒异军突起,方兴未艾,而且其发展势头愈来愈强劲,大有得之者昌,失之者亡之势!

  二、从报业自身现状看,同质竞争加剧,黔驴技穷,捉襟见肘,发展空间所剩无几,惟有一“网”尚待开发

  在鸟瞰多媒体发展大变局之后,让我们再回眸以报纸为传播媒介的报业自身,同样可以看到纸媒发展所面对的种种窘境。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报业在经历了三次周期性增长,曾经几度辉煌之后,可以说已经在这一张“新闻纸”上,使尽了“浑身解数”。这一张“新闻纸”已经被同质竞争推向了巅峰,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发展空间所剩无几!君不见,曾经风光一时的“周末版风光”、“专业报特色”、“晚报与都市报热浪”,以及“文摘报”与“厚报”之“新潮”,如今安在?就首都报业而言,《北京青年报》已陷入“困境”;《北京晚报》自去年以来走上了“无可挽回的衰退之路”;《新京报》经过两年的奋力拼搏,“仍然壮志难酬”;《法制晚报》虽然零售不俗,却迟迟得不到渴望的广告回报;《竞报》感叹“生不逢时”;《华夏时报》“名存实亡”。《娱乐信报》、《北京晨报》等已“负债累累”,在市场上“渐行渐远”。对此,《京华时报》总编辑吴海民惊呼:“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⑥]然而,这不仅仅是都市报的“冬天”,而且是整个报业的“冬天”!

  在提前到来的报业“严冬”里,只有如下四类报纸还勉强可以在短期内做到衣食无忧:

  一是拥有特殊政策与财政支撑的主要党报。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要党报,以及各省市区的主要党报,它们可以获得中央和地方的特殊政策和财政支撑,可以由党政机关发文征订,实在要断炊时还可以得到特殊财政拨款扶持;

  二是拥有坚实的行业背景依赖的专业报。比如,《检察日报》可以依靠从中央到全国各地的检察机关;《人民法院报》可以依靠四级人民法院及其所属机构;《人民公安报》更了得,它拥有从公安部到乡镇派出所的公安机关支持;它们可以在征订和广告两个方面,得到本系统庞大的组织机构的实实在在的行政支持和行业照顾;

  三是已经抢占了市场制高点的晚报和都市报。比如北京的《京华时报》,由于它捷足先登,抢先占领了首都报业市场的制高点,所以仍能在一定时期内继续“逆市上扬”而保持其“一枝独秀”的景象;

  四是已经抢得改革先机而拥有丰厚实力的报业集团。比如南方报业集团,它既是当地的主要党报,得天之厚,又在报业改革中先行了一步,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所以仍可以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领先。

  然而,上述情形只是极少数报纸的幸运,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报纸来说却无缘分享。仅以《法制日报》为例,虽然也沾了中央级党报、大报和专业报的名义,但是在当前报业竞争中却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可以说是“依靠无门”。

  第一,我们名义上是中央政法委领导的机关报,但是我们没有中央主要党报和地方主要党报那样的特殊政策和财政支撑,有时尽管经过种种努力好不容易得到某种形式的“支持”,最后也因名不正、言不顺而变成了软弱无力的“协助”,无法在发行和广告方面得到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当然,如果我们通过努力赢得这样的特殊政策和财政支持,也就无异于捧上了“铁饭碗”。但从目前情况看来,这只是一厢情愿);

  第二,我们名义上是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双重领导的法制专业报,但是由于政法委属于多方组成的办事机构而非权力领导机关,而司法部所属机构又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在发行和广告方面均没有像《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公安报》那样实实在在的可赖以依靠的行业背景;

  第三,我们是“全国性”的报纸,要面对全国各地,因而也不可能像晚报或都市报那样把精力集中投放在某一个地区或都市,因而也无法像晚报或都市报那样享有都市广告的份额;

  第四,我们在报业改革的大潮中曾经几度冲浪,一路领略过“周末版风光”,也畅饮过“专业报”和“文摘报”实惠之奶酪。但是,自上个世纪末以来,由于外部的挤压,以及大家都明白的内部原因,我们不但错失了与时俱进的机遇,而且在某程度上挫伤了元气,以至今日囊中羞涩,举步维艰……

  然而,我们也并非一无所有(如流行歌唱:至少我们还有梦!)。我们毕竟是全国最早以“法制”命名的专业报;我们毕竟是曾经的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法制大报;我们毕竟是在报业之林中经历了二十五风雨而依然屹立着的老报(别无所长,也只有倚老卖老了);我们毕竟是与中国法制建设和全国政法机关以及千百万读者风雨同舟至今仍然是他们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法制报纸――这就是本报历经二十五年修炼的品牌所在和魅力所在。有道是:一息尚存,奋斗不止。更何况我们依然“活着”,岂能轻言失败?

  去年10月上旬,笔者与几位新闻界同行闲话首都报业竞争态势,其时电视正在播报国家测绘局公布最新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新闻: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这个高度比1975年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联合测量的高度8848.13米“矮”了3.70米。但是,珠峰仍然是世界最高峰。我由此联想到本报的发行状况,讲了四句感言:摘“帽”脱“靴”见真身[⑦],珠峰仍是最高峰。本报虽只廿多万,仍是法制类报雄。听者心中似有不服,言者底气也不足,但老职工就这个毛病,在社内时而会发发牢骚,但在社外却总要情不自禁地争辩几句。

  诚然,扪心自忖,以上所言,虽然权当自勉与自慰,但也带有阿Q式的自嘲。因此,在陈说上述所言之后,我们必须立即做出补充:我们的所谓的品牌和影响力正面临严重的危机和挑战!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确享有“法制新闻”这块得天独厚的招牌,而其他报纸有的甚至连公安、检察、法院的大门也进不了;但是时至今日,不但《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同类报纸已经瓜分了“法制新闻”的蛋糕,而且几乎所有的报纸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跻身其中了,本本属于我们的“优势”和“影响力”,正在报业竞争的急风暴雨中日渐“分崩离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不审时度势实施战略性的转型变革,过不了三两年,这种“优势”和“影响力”将流失殆尽而一无所有。

  天无绝人之路。就目前发展态势而言,笔者以为本报可以从下面三个关隘进行“突围”:

  第一是政策攻关,即争取特殊政策支持(如前一所述)。(略)

  第二是公关攻关,即通过公关活动开拓资源。(略)

  第三是网络攻关,即实施报业“数字化”战略转型变革。如前所述,纸媒竞争已成“红海”,继续在这一“纸”之上谋求改版出新、营销突破(扩大发行量),可谓黔驴技穷,山穷水尽;而对于报业各家来说,目前惟有一“网”是尚待开发而充满希望的“蓝海”[⑧]。目前全国报业虽然大都建立了网站,但除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几家通过并购而走在前面的网站外[⑨],绝大部分的报业网络都还处于初创阶段和导入阶段,也就是说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审时度势,打破常规,先行一步,急起直追,就有可能在实施网络战略转型变革这一轮竞赛中抢得其先机而胜出。

  上述三关,都有取得突破的可能。但前两关我们只有“呼唤”的主动权,其最后成功尚待“上帝”(权力机关和社会群体)的“回应”(故此本文下面不予展开论述);而惟有网络天地,是目前还比较平等地摆在纸媒大众面前的“蓝海”,也是我们依靠自身的能力可以把握和实施的创新领地。

  三、从传媒特点和传播规律看,惟有“以网络为龙头”,才能重新理顺新闻生产流程,全面整合和高效利用新闻资讯,开拓新的产品,再创报业辉煌

  《2005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指出,我国报业今后几年内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六大挑战”,必须紧紧抓住关键的调整期努力实现“六大转变”[⑩]。上述挑战情势和转变策略,有的关涉社会全局,有的关涉报业整体,有赖于社会和报界的共同努力及相关体制改革,不是某一报一刊所能独自应对和实现的(因此不在本文议论之列)。但是,应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挑战,实现由以“新闻纸”为本位的传统纸媒体向以原创内容和信息增值服务为本位的“数字报业”转变,则是每一家报社都应当而且可以独自面对的历史使命。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字报业”战略转型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不妨对传媒的特点和新闻传播的规律进行一番比较分析,从而充分认识网络在当今传媒大变局中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从传媒的特点看。报纸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网络无论在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容量等方面,都比传统报纸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1、网络是“多媒体”的展示,既有形诸图文的形,也有传之声情的音,既可吸引网民的“眼球”,也可愉悦网民的“耳朵”;而报纸则是“单面”的展示,面对读者的只有一张“新闻纸”,只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2、网络是“即时传播”,心有灵犀“一点通”,可以“秒”更新新闻;而报纸则是“定时出版”,最快也只能以“天”更新新闻(目前除极个别的号外,还没有一天出两版的报纸);

  3、网络是“双向互动”的交流,网民浏览网上新闻,可以即时跟帖,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意见;而报纸则是“单向传播”,读者看完某篇报道,即使有想法也无法即时进行交流,只能在事后通过电话或信件发表意见,或者干脆一扔了事;

  4、网络的可容空间宽广无边,它犹如浩瀚的大海,只要配置相应的设备,就可以容纳和库存来自古今中外四面八方的所有资讯,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资讯总汇”;而报纸的容量则受到“版面”的限制,无论如何改版、扩版以至超级“厚报”,其可容信息量都是有限的;

  5、网络具有查阅、搜索、下载的便利,只要配备相应的引擎,无论是在线新闻,还是时隔千百年、地隔千万里的其他资讯,都可以即时汇集眼前而唾手可得;而报纸资讯的查找和使用则相当不便,哪怕时隔三两天查阅起来都非常费劲。

  6、网络可以既面对大众而又服务个性,可以在“大网络”的平台上设置多层次的细分频道和专栏,并按不同网民的需要,分别“打包”传输或发送;而报纸则是大众化覆盖,报纸既出,无法分割,千人一报,万人一报,无法照顾个性需要。

  其次,从新闻传播规律看。新闻传播追求迅捷快速,追求新闻的第一落点。只有实施“以网络为龙头”的生产方式,才能重新理顺新闻生产流程,全面整合和高效利用新闻资讯。

  通过上述对比,网络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目前全国所有的新闻单位都已“挂网”,但是,大多数单位只是把网络当作报纸的附属体,在办报的同时“兼而办之”,普遍的情形是以报纸为主、为先,以网络为次、为辅;有些单位甚至把网络作为一种时髦的点缀和装饰。绝大多数单位尚无“以网络为龙头”的前瞻性意识,更未能在传播生产中实施“以网络为龙头”的生产方式。他们不是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实现“快车先行”,把采集到的新闻信息即时传播上网,而是“慢车先行”,把采集到的新闻信息先行编排见报之后,再将之发布上网。这样,不但没有真正摆正和发挥网络在新闻传播中的应有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反而颠倒了网络与报纸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次序,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新闻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施“以网络为龙头”的战略转型变革,就是把网络作为报业发展的核心和龙头,以网络吸纳、带动和推进新闻生产流程。其大致情形可以简述为三点:

  一是网络即时传播,可以“秒”更新新闻。这样,把所有采集到新闻信息率先发布上网,就可以真正实现新闻在第一落点与受众见面,从而赢得最佳的新闻时效,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二是网络容量浩瀚,可以海纳百川。这样,可以发布更多的新闻信息,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报纸长期以来存在的“发稿难”问题,从而极大地扩大新闻的覆盖面,扩大报社的影响力;

  三是网络库容无限,吞吐万象。这样,就可以容纳和库存无限资讯,不像报纸那样“过期报废”、那样“易碎”,从而为后续新闻产品再生产及其他副产品的加工利用,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原材料,实现在线新闻和报纸新闻以及其他副产品全面丰收。

  四、面对当前,机不可失,抢得网络先机者昌,再创辉煌有望;痛失网络先机者败,而且必败无疑;试看今后,时不我待,当机立断,急起直追,则时半功倍;犹豫徘徊,亦步亦趋,则亦步亦“衰”

  实施“以网络为龙头”的战略转型变革,不但具有重要性、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首先,从传媒发展史看。传媒产业如同其他产业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有关学者对美国九大传媒产业的研究表明,一般说来(并非绝对),传媒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大体经历初创期――导入期――高峰期――(下滑期)――调整期等几个发展阶段[11]。大凡一种新的传媒产品,在初创期内,其发展空间最大,但因相关条件尚未成熟,需要付出的成本较高;在导入期内,发展条件相对成熟,是最佳的进入时机,进入越早发展的空间越大,进入愈迟则竞争愈为激烈;如果到了高峰期,则发展空间所剩无几,即使勉强跻身进入,也很快面临下滑期,以至得不偿失。

  如前所述,2005年是我国报业的“拐点”,纸媒已经从前一个高峰期开始跌落下滑期,下一个高峰期则有待经过痛苦的调整期之后才有可能再现。而我国的网络媒体,近几年来一直在导入期至高峰期的道路上迅跑,至2005年已经接近了“临界点”。所以,此时此刻,我们不要再一味依恋纸媒这匹疲惫的“老马”了,而要尽快出手,立即抓住网媒这匹迅猛的“骏驹”,刻不容缓!

  其次,从当前报业发展态势看。当前,具有前瞻意识的媒体,已经向“数字报业”要塞发起了冲锋战。据报道,几乎就在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05年度报业报告的同一时刻,广州几家报纸联合推出了手机报;《杭州日报》的电子报已发展了一万多个用户;《南方都市报》收购了“深圳热线”并大张旗鼓地为网络发展招兵买马;上海的解放日报集团筹划着向网络进军的更大行动计划;《北京青年报》收购了千龙网。[12]还有很多媒体,也正在为实现“数字报业”而厉兵秣马,跃跃欲试。面对此情此景,要想抢占网络先机,必须树立“只争朝夕”的意识,打破常规,迅即付诸行动;不要说“一万年太久”,就是按常规办事,循序渐进,规划用“三五年”或者“数年”的时间,也可谓“太久”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预测:面对当前,机不可失――抢得网络先机者昌,再创辉煌有望;痛失网络先机者败,而且必败无疑;试看今后,时不我待――当机立断,急起直追,则时半功倍;犹豫徘徊,亦步亦趋,则亦步亦“衰”。

  五、更新观念,打破常规,以新一轮“5.18”改革为契机,尽快实施“以网络为龙头”的战略转型变革

  尽快实施“以网络为龙头”的战略转型变革,不但是重要的、必要的、紧迫的,也是可行的。

  从目前情况看,本报已基本具备了这种战略转型变革的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报社主要领导早在去年年初,就提出了网络战略转型变革的构想,在2006年度的工作要点中,又再次重申了这样的规划;我们的法制网适当增容扩展应当没有问题;我们也拥有比较熟悉网络的采编队伍(目前已经实现了网上编审)。因此,只要更新观念,打破常规,全面调整和整合现有的采编机构,在年内建立起“以网络为龙头”的新闻生产机制,并非梦想。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变革?简而言之,可谓“四个调整和转变”:

  一、调整采访机制,把现时以率先填充报纸版面为目标的采访模式,转变为以率先填充网络为目标的采访模式。网络是即时传播,可24小时全天候地以秒更新新闻,信息的吞吐量无限扩大,这就需要调动所有采访人员,包括本社采访各部门、各地记者站,还有各界特约记者、撰稿人,以及各地通讯员等,都去为网络采写稿件。同时,要转变采访动作和采访姿态,快写,勤写,多写。因为面对网络,再也没有“发稿难”问题。只要符合发表质量,都可以悉数上网。这样,就需要而且可以极大地调动采访人员的积极性,极大地扩大本社的新闻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调整编辑机制,把现时以率先编排报纸版面为中心的编辑体系,转变为以率先编排网络为中心的编辑体系。因为网络信息需求量大,要保证网络随时都有新闻更新,这就需要大量的编辑人手。这是本次转型的难点!一般说来,网络至少要设置20~30个频道,每个频道应有2名主编轮流作业。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拟采取三法:(1)扁平法,即简化发稿程序,变原来“编辑――部门主任――主管总编”“三级编发稿制”为“编辑――主编”“两级编发稿制”(由于网络“容错性”相对要大,更新也快,只要选择一批业务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骨干担任频道主编,“分兵把口”,估计不会出现大错);(2)直通法,即从本报编辑部、记者站和其他相关部门选择和选聘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新闻采编骨干或专家学者(需经考核确认其业务能力,并非所有高职都能干),授予其网络直连连接权,让其各自按照频道的要求,“对号入座”,自动发稿;(3)返聘法,即在一定时期内返聘具有高级职称且身体胜任的退休报人充当频道主编(做记者年纪大了是有些跑不动的样子,但当编辑却是经验丰富、老当益壮,故返聘退休报人当编辑是最廉价实惠的事情)。

  三、调整生产流程,把现时率先见报而后上网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率先上网而后编报及其他后续产品的生产方式。把本社自行采集的或通过其他途径采集的所有稿件,一律率先发布上网,让“法制网”真正成为一个连接四面八方而信息纷至沓来的信息汇总大平台(建议在导入期暂不设置地方频道,那等于把东西放进了抽屉里,而不是放在台面上,分散了信息汇聚效果;要将所有的信息统统直接摆放在平台上,使之迅速形成一个信息汇聚而琳琅满目的大广场);而后,再从网络中选择相应的资源,加工制作《法制日报》以及其他子报子刊等后续产品及副产品。“大河有水河满”,“法制网”信息资源丰满,则其后续产品自然可以做得更丰满、更精美。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网络频道和专栏的设置。网络信息,纷至沓来,瞬息万变,能给人新鲜而丰富的信息享受,但也有些令人应接不暇而眼花缭乱。所以,频道和专栏的设置,必须做到分类合理、主题鲜明、层次清晰,能让人在一个平面上通观其总体概貌,又能在百花丛中找到自己的最爱。同时,网络的频道和专栏,又要与报纸等后续产品的版面和栏目形成有机的连接,以便于后续产品对资源的选择和编排。如果设置科学合理,对应连接性强,后续产品的许多构件就可以随手拿来。从大平面的浏览来说,“最新消息”、“重要新闻”、“深度报道”、“热点文章”等,最受网民青睐,必不可少;从网络与报纸对应连接来说,报纸的版面栏目,也不能偏废。

  四、调整业绩考核机制,把现时按见报稿件记分的考核方式,转变为按上网稿件记分及其被点击和再使用效益加分的考核方式。转型之后,几乎是人人皆可写稿,有稿皆可上网。上网稿件,先记基础分;再以被点击数和被后续产品再使用率依次递增加分。这样,网络面前人人平等,上稿得分,优稿加分,既可以做到改革而不减员,又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充分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扩大报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网络硬件和软件的配备。此题须请教技术部门。)

  调整转型后的生产机制,可大致描绘如下图:

  

迅即实施“以网络为龙头”的战略转型变革

  由此可见,实现“以网络为龙头”的战略转型变革之后,工作空间更大了,覆盖面更广了,信息汇聚更密集、更显眼了,资源利用效率更高了。

  如果导入顺利,我们可以期待在较短的时期内把“法制网”真正办成全国最大的法制新闻网,办成全国最大的法制资讯总汇,办成本报和子报子刊以及全国其他媒体最大的法制新闻报道线索和资源提供基地;可以期待在将来不久的时期,在传媒世界中形成这样一种景象:

  要看最新鲜的法制新闻,请看“法制网”;

  要看最重要的法制报道,请看“法制网”;

  要了解最前沿法制动态,请看“法制网”;

  要查阅相关的法制资讯,请搜索“法制网”;

  要表达法制诉求和意愿,请点击和跟帖“法制网”;

  要查找相关的法制新闻线索和报道资源,请看和搜索“法制网”;

  要阅读最有深度的法制报道,请看“法制网”和《法制日报》……

  如其如是,点击多了,影响大,广告自然增加,效益也就有了。如此良性循环,再创辉煌不难!

  诚然,以上所有的设想和期待,关键都在――尽快进入!(2006/2/16)

  (本文系作者就《法制日报》实施战略转型变革所撰的一篇专题研究报告,文字有删节。)--------------------------------------------------------------------------------

  [①]本文为作者就《法制日报》实施战略转型变革所撰的专题研究报告,文中多以法制报为例。

  [②]2005《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全文,参见http://www.sina.com.cn2005年08月05日16:34来源:人民网。

  [③]参见吴海民:《博弈加剧2005,中国媒体大变局》,参见www.XINHUANET.com,2005年11月30日10:30:35;来源:《今传媒》。

  [④]参见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参见www.XINHUANET.com,2006年01月18日13:38:57;来源:CNNIC。

  [⑤]参见吴海民:《博弈加剧2005,中国媒体大变局》,参见www.XINHUANET.com,2005年11月30日10:30:35;来源:《今传媒》。

  [⑥]参见吴海民:《博弈加剧2005,中国媒体大变局》,参见www.XINHUANET.com,2005年11月30日10:30:35;来源:《今传媒》。

  [⑦]珠峰变“矮”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因为两次测得的冰雪深度不同。1975年珠峰测高时,由于条件限制,只摘去了珠峰头上的“雪帽”;而本次珠峰测高除减掉约1米的雪深外,还减去了2.5米至2.6米的冰层和冰与碎石的混合层厚度,等于摘掉“雪帽”,又除去了厚厚的“冰帽”。第二,本次珠峰“身高”的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计算结果升高了0.7米,较上次更为精确、完善。第三,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珠峰冰雪层的厚度总体上呈现变薄的趋势。又,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高程为8611米。参见:news.sohu.com/s2005/05zhufengkekao.shtml。

  [⑧]“红海”与“蓝海”战略,是韩国学者W?钱?金和美国学者勒妮?莫博涅共同提出的概念。二学者认为,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即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中,并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而要想要赢得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实现“价值创新”战略。参见《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商务印书馆2005年5月版。

  [⑨]几乎在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05年度报业报告的同一时刻,广州几家报纸联合推出了手机报;杭州日报的电子报纸发展了一万多个用户;南方都市报收购了“深圳热线”并大张旗鼓地为网络发展招兵买马;上海的解放日报集团筹划着向网络进军的更大行动计划;北京青年报收购了千龙网。参见www.XINHUANET.com,2005年11月30日10:30:35;来源:《今传媒》。

  [⑩]“六大挑战”为:一、报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远未得到充分满足;二、束缚报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弊端仍未根本革除,报业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三、出版资源紧缺与闲置矛盾日益突出,报业发展模式尚未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报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五、中心城市报业市场趋于饱和,新的增长空间尚待挖掘;六、新媒体咄咄逼人,报业面临深刻的战略转型变革。“六大转变”是:一、由依靠投资驱动的资源消耗型增长,向依靠技术驱动的内容创新型增长转变;二、由不切实际的外部制度模仿,向实事求是、精耕细作的内部制度创新转变;三、由传统的媒体中心观,向以高度整合的资源平台为核心价值的资源中心观转变;四、由百货商场式的大而全的传统内容定位策略,向更加精准的、适应不断细分的市场需求的现代定位策略转变;五、由危及报业增长基础的愈演愈烈的低价竞争,向高水平的内容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变;六、由以新闻纸为本位的传统纸媒体,向以原创内容和信息增值服务为本位的“数字报业”转变。

  [11]王伏虎:《美国九大传媒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转引自www.XINHUANET.com2005年12月14日17:41:40,来源:《传媒》。

  [12]吴海民:《博弈加剧2005,中国媒体大变局》,参见www.XINHUANET.com,2005年11月30日10:30:35;来源:《今传媒》。

李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