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党议员“逼宫” 英首相布莱尔再闻“下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3:40 新华网

  英媒体说高达六成的工党议员希望他一年内辞职,布莱尔 的顾问已策划其风光下台路

  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面临新一轮“下课”压力,而压力的主流来自他所在的工党。英国媒体5日报道说,工党议员草拟了至少一封呼吁布莱尔辞职的“逼宫”信,签名者在工党议员中占据多数。

  布莱尔原本希望,在他请求工党不要再纠缠他的辞职计划后,能够减轻来自工党内部的压力。但这个希望随着最新民调结果的出台破灭,高达六成的工党议员希望他一年内辞职。

   “逼宫”信件

  布莱尔上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拒绝设定自己的辞职时间表,尽管他表示,自己将在下次大选前辞职。英国下次大选预计最晚将在2010年5月举行。

  英国《卫报》5日报道说,2001年当选的工党议员中,多数议员在一封“逼宫信”信上签名,呼吁布莱尔辞职。这封信在上周末由两名前布莱尔派的议员西昂·西蒙和克里斯·布赖恩特负责草拟,信件具体内容尚未公布。

  西蒙拒绝就此发表评论,但他说:“如果这封机密的信件存在,那么它的存在和内容将继续保密。”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工党议员说:“如果首相认为设定时间表会削弱他的权威,那么他的权威已经削弱,他要做的事情,显然就是立即下台。”

  英国广播公司(BBC)4日报道说,除了2001年当选的工党议员外,2005年新当选的工党议员也在准备一封类似的信件。此外,政府中层官员或议员助手在草拟第三封要求布莱尔提前辞职的信件。但这三封信现在还都没有被交到布莱尔手中。

   亲信倒戈

  英国政界早就流传,首相布莱尔和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达成君子协定,前者将把工党领导权和首相职位交给后者。分析人士评论说,布莱尔迟迟没有动作,甚至不愿公开下台时间,令布朗的支持者愤愤不平。

  英国媒体说,“逼宫”信的签名者可能来自没有得到内阁职位的议员,希望能在布朗领导的新内阁中获得表现机会。签名人数的多寡将决定“逼宫”信的效力,如果绝大多数工党议员也呼吁工党举行领导层选举,那么工党将按内部规定举行投票,选择新的党领袖。

  《卫报》说,在2001年下院选举中,共有38名工党成员初次当选议员。虽然他们并没有全部签署“逼宫”信,但首相府还是受到沉重打击,因为组织者西蒙和布赖恩特曾是布莱尔新工党计划的核心成员。

   反对声众

  英国媒体多次报道布莱尔和布朗矛盾严重,甚至引发外界对工党可能因领导层不和导致分裂的担忧。但布朗支持者对布莱尔的批评火力甚猛。

  英国《每日电讯报》4日说,布莱尔不仅面临布朗支持者的反对,而且正失去工党主流议员的支持。

  前北爱尔兰事务大臣保罗·墨菲是最新一名要求布莱尔公布具体辞职时间的工党要员。他警告说,英国公众不会投票给一个分裂的工党。

  根据BBC电台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墨菲的要求得到多数工党议员支持。共有69名工党议员参与调查,其中40名议员说,布莱尔应该立即下台或在一年之内下台。

  工党议员德里克·怀亚特说,他相信,已经有足够议员准备写信给布莱尔,要求他公布离开唐宁街10号的时间表。他说:“我不认为(为联名信)征集签名会有任何麻烦。”

   风光下台路

  新华社专电英国《每日镜报》5日报道说,一份备忘录显示,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顾问提议,让布莱尔在辞职前小心策划一系列大事,以便明星般风光离任。

  布莱尔曾说,他将在下届大选前辞职。下届大选最迟在2010年举行。在英国政界和媒体,猜测布莱尔辞职的具体时间是个热门话题。

  《每日镜报》说,一些顾问提议,布莱尔的告别历程应当包括访问一系列城市和在媒体前一系列亮相。这家报纸援引一份首相府备忘录报道说:“他需要在公众需要更多的时候离去,就像没有表演最后加演节目的明星。走向终点的途中,他必须面向未来。” (新华社特稿/庄北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英国《太阳报》称布莱尔明年7月26日下台

  英国《太阳报》9月5日报道,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将在明年7月26日下台。

  报道指出,布莱尔面临工党内部要求其下台的高涨声音,预计明年5月31日将辞去工党主席的职务,大约8周之后布莱尔将从首相位置上下台。预计现任财政大臣布朗有望成为工党的新领导人。 >>>点击详细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