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二人转“原罪”背后是遗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02:00 北京晨报

  地方戏被批无黄不成段,越民间越下流

  二人转的“商业复兴”初露端倪,对其内容与表演方式健康性的质疑已铺天盖地。相关报道中,频频出现“下流”“淫秽”、“脱衣”之类词汇。近日有观点认为,因为利益的驱动等一系列原因,二人转走入了“无黄不成段、无粗不引人”的死胡同。并由此得出结论,“二人转越民间就越下流”。

  二人转的“非黄不转”已经被讨论不止一次了,但“越是民间越下流”的论断依然伤人至深,至少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因为在涉黄二人转被叫好的地方,肯定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瘠。那里的观众除了没有鉴赏的能力之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那里早就被我们视为高雅的艺术弃之于不顾了。前几天电视里有个对涉黄二人转的报道。观众多是刚进城找到工作,居住在城乡结合部,仅仅解决了温饱的民工。他们睁着困顿的眼睛盯着舞台上粗俗而卖力的表演,无论是观众还是演员都带着生活的窘迫和精神的不堪。

  涉黄二人转兴旺之处大多都有这样的观赏群体。所以在整治涉黄二人转的同时也该意识到,在共同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地方为什么被艺术遗忘或者轻视。张艺谋、陈凯歌们拍的是别说民工,就连城里人也看不明白的电影,话剧逐渐局限于小剧场,各种演出的票价逐步提高……民间就逐渐被艺术疏远,失于艺术的熏染。同样从民间走出的艺术家们,早就远离了民间。

  但二人转被留在了被艺术家淡忘的民间,也便成了最原始欲望的承载者。它无形中接替了在文明社会中民间艺术应该肩负的使命。从这个角度上说,二人转涉黄并非二人转的过错,而是艺术界的失职,好大喜功或者说好高骛远的风气剥夺了二人转摆脱下游登堂入室的机会。

  “民间”的含义是将原本是微不足道,不为人知或者视而不见的生活细节,去粗取精之后概念化,逐渐形成民间艺术。民间的东西之所以有生命力,在于它能突破固定框架的创新,因为在民间所以必须有绝活。现在已经成了名人的王朔、冯小刚其实都是民间智慧的典范。当初的《编辑部故事》其实就是对民间智慧的发现和集纳。包括后来的赵本山,取自于民间又高于民间,人们之所以拍案叫绝就是在于民间智慧和艺术的妙不可言。

  赵本山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对于二人转中存在的“糟粕”,应该宽容一些,给它时间,有了更多的人关注它,逐渐二人转也会脱胎换骨。我想赵等待的也是艺术重新会到民间的那一天。

  郑鸿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