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让精神病人康复回归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03:08 新京报

  “由于资金枯竭、人才流失等原因,目前北京基本已无专门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务的社区康复机构;12105位需要服药的贫困重性精神疾病病人中,70%没有接受免费服药,处于管理失控状态”(据9月6日《新京报》)。

  “处于管理失控状态”是个什么概念?由于精神病人思维、情感失常,理智、行为失控,导致的过激行为致死、致伤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本人、家庭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安

定带来影响,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无法估算。前不久有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患精神抑郁症的父亲因孩子上户口受阻,便一手掐住出生仅43天的儿子将其摔死在地。其父刘瑞良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获刑10年。”专家指出“精神病人并不可怕,只要定期服药,病情就能得到控制”。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社区精神病学发展很快,并取得很大成效。最显著的效果是减少了病人住院,促进病人的康复。英国是社区精神病学工作开展较早、较好的国家之一,很早就主张在社区照料精神病人。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其发展迅速。全国性的“精神科非住院化运动”要求在全国建立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住院、门诊和预防工作,使众多的精神病患者从隔离性精神病院转到社区中去,从而促进院外医疗服务工作的进展。1985年全美社区精神卫生中心达到750个,占全国1500个社区的一半。

  在我国的香港,政府十分重视精神病的社区康复工作,此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康复机构参与解决,所需经费由政府、民间团体资助。精神病病人多数时间仍生活在社区中。社区精神科康复机构种类齐全:有中途宿舍、长期护理院、庇护工场、新生农场、辅助就业部、新康中心等机构,很多工作由向社会招募的“精神科医务社会工作者”负责。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市很多街道医院和办事处相继组建工疗站。“九五”期间,全北京共建有66所工疗站,进站康复人数461人。工疗站开展“治疗、工疗、娱疗、农疗、生活技能多种训练班”,为精残人提供了一种介于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康复模式。病人早来晚走,通过参与工疗、农疗、娱疗等康复、培训等方式帮助其重返社会。实践证明这是精神病人康复最有效最经济的做法。可惜到2004年,由于资金不足,这种工疗站大部分关闭了。

  精神卫生问题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精神病患者控制在社区,让他们在社区活动、治疗、工作、娱乐的方式是安置和治疗精神病患者最好的模式,符合精神病治疗的规律。

  □周小平(北京教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