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05:24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位于环城公园旁边的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只是几间简陋的房间,求助者与捐助者在这里进进出出,演绎了一幕幕阳光下最感人的故事。一个月来,这里共接待了390多批捐助者,至8月31日已收到为贫困大学新生的捐款223万元。捐助者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搀扶着前来,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有公务员,有教师,有学生,有民营企业家,甚至还有残疾人。他们冒着酷暑,汗流浃背地赶来,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帮助另一个从未谋面的孩子圆大学梦。

  李海慧是安师大国旅学院地理科学系的大三学生。家境贫寒的他去年办了助学贷款,在学校时每天的花费控制在五块钱。今年暑假期间,他到合肥大蜀山脚下的建筑工地打工,顶着烈日干活,在闷热的工棚里睡觉,几天下来就磨了满手的泡。就是这样一个自身也不容易的学生,却把暑假打工挣的钱捐给了“爱心圆梦大学”救助活动。9月2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已回到学校的李海慧,他说:“看了媒体的报道非常震撼,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也不富裕,可比起他们还是好多了,能帮一点是一点吧。他们的压力我也有亲身体会,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如果不上学,肯定是出去打工了,而现在既不能挣钱养家,还要花家里的钱,心里很不好受。但贫穷只是暂时的坎,我们不会穷一辈子!”

  在为贫困大学新生奉献爱心的捐助者里,有过困难经历的人占了很大的比重。相似的经历使他们对贫困家庭学生有更深的理解。省城一位公务员回忆道:“那年暑假,离开学只剩一天了,我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心里绝望到极点。我甚至怨恨父亲:既然没有能力培养我,又何必生我!直到那天下午四点多我才借到了钱,第二天才能去学校。有过这样锥心的经历,对帮助过我的人永远心存感激。对我而言,帮助遇到困难的大学生就是帮助过去的我自己。”

  8月31日,记者正在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查看资料,又一位捐助者的电话响起:“请问俞彩霞姐妹俩怎么联系,我想资助她们大学期间的生活费。”趁着工作人员查电话号码的空隙,记者与这位滁州的杜先生聊了起来,他说自己当年因为家里困难,只上完小学就辍学了,现在自己做企业,有信心供养这一对孤儿姐妹读完大学。“她们考上大学不容易,要是不去上就太可惜了!”杜先生反复强调这一点。

  在捐助者的留言簿上,鼓励的言词处处可见:“希望这位同学不要因受助而自卑,更应尽力而为,相信终有一天能幸福。”“希望能给贫困大学生带去社会的关爱,让他们走得更好,早日成才回报社会。”“我十分想帮助你们,因为只有让所有的人都有知识,我们的国家才会发达。”“希望来自你们自己,只要好好学习,就会有新希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