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师叹教学难 家长怨不尽责 教师健康透支,谁解其中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09:19 南方日报

  前不久,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健康透支十大行业”社会调查结果出炉,教师行业赫然在列,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据了解,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饮食和生活不规律,是健康严重透支的主要原因。

  新学年开学,又适逢教师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广州市一些中小学,老师们纷纷抱怨教学越来越占用时间,“学校——家庭”生活两点一线,频频听到“压力”、“困惑”这样

的词。老师为什么会健康透支?他们的困惑和压力来自何方?

  现状

  受到学校家长“夹攻”

  最令老师感到苦恼的竟然不是“新课件”的设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是如何与家长取得顺畅的交流。不少老师“抱怨”,通讯手段虽然越来越发达,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却并未由此增加,愿意接受老师家访的家庭越来越少,“更不用说主动来学校与老师沟通子女的学习、生活问题”。家长对老师工作的不理解成为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

  “老师和家长交流畅通,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前提。”文德路小学汤老师说,只有双方达成共识,孩子才不会遭遇“学校向左,家庭向右”的尴尬。但目前却出现了老师受到学校和家长“夹攻”的局面,教师一方面要按学校的规定和职业规范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一方面却又经常被家长误解。“比如,在一些评优项目中,家长们总以为只要班主任报上名单,全班学生都可以评上。但很多老师为了表示这些奖励并非是‘儿戏’,就只能进行差额‘选举’。”海珠区某小学好几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举例说。可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家长并不能理解老师这些教学方式,有的甚至向学校告状说老师没有“职业道德”或“偏袒个别学生”。

  一位老师更无奈地说,平时想让学生请家长来学校探讨孩子成长的“小事”,“但小朋友居然马上掏出手机递过来说,‘妈妈说老师有什么就拿它和妈妈说’,我就马上语塞。”她哭笑不得地说,家长往往以“交给学校就由老师负责”或“没有时间”来推脱,而一旦他们有不满意的地方,就把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

  原因

  “升学”压力并未减弱

  “这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教育心理现象。”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崴教授说,以前社会上普遍认可的“好学生”标准是听话和学习好,具有很高权威的教师因此很容易培养出符合标准的“好学生”,教师自我认可度普遍很高,对于怎么教好学生都有很适用的理解。“随着价值观多元化发展,孩子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老师和家长都比较容易迷失方向。”

  很多家长不试图去理解孩子日益复杂的内心,一心只想着为他们创造更优越的物质环境,把学校和老师当作了全部依靠,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互动和交流。到头来,孩子普遍认为没人能理解自己;老师觉得孩子越来越复杂,难以捉摸;而家长却认为老师没有尽责,误人子弟。

  对此,广州市教育局有关教育专家解释说,社会在进步,涌现的新事物泥沙俱下,学生缺乏判断能力,一股脑“照单全收”,而很多教师对当前的环节适应不够快,双方在认知上不协调,久而久之老师会产生挫败感,感觉自己教不好孩子了。老师们背负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生理健康亮起了红灯。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倾向于认为教育孩子主要责任在于学校和老师,并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升学”的压力却并没有减弱,教师当然被压得喘不过气。“新义务教育法明确确认,教育是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家庭和社会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

  建议

  走出自我压力怪圈

  有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师群体就像十个指头一样长短不一,随着个别不拿学生当回事的教学现象浮出水面,很多教师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觉得学生“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无法把握尺度,走进了自我压力的怪圈。

  如何走出困局?“专业知识、心理知识、职业道德”,专家们不约而同地给教师“减负”开出处方。目前我省的教师素质普遍较高,接受过一定年限的专业训练,因此“只要是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教师就应该充满自信,根据自己的判断对症下药。”黄崴认为,“自信”是教师减负的根本。

  完全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有时却并不能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充分理解,这就需要老师以一定的心理知识和交流技巧作为沟通的桥梁,做到因材施教,有理有据,“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学生,家长始终会明白老师的苦心,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就没有谈不拢的事。”广东教育学院潘老师说。

  “教师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各种差距。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期望不会尽如人意,但只要无愧于心。教师应更多地从中吸取经验,促进自身的成长。”黄崴说,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不难,关键是老师们是否愿意迈出第一步。

  此外,老师们要善于“走出去”。广州文德路小学一年级老师今年暑假期间,给家长逐一致电相约,对小新生们逐一进行家访,掌握了孩子的第一手资料,与家长建立起联系,效果显著,得到了多方关注。

  本报记者谢苗枫实习生徐滔

  图:

  “升学”压力将教师压得喘不过气。简仁山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