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东西部差距与“富裕中的贫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17:18 国际在线

  作者:石敬涛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指出,“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今年一季度,东部地区经济同比增长14%,而西部地区增长12.7%,东部与西部之间经济增长率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0.6个百分点扩大到1.3个百分点。(9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

  众所周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战略性调整的西部大开发,自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至今已经六年多。通过“西部大开发”,达到东西部共同发展,全体国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当初的一个美好愿景。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由于起点的不同等各种原因,出现了“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这样一个现实。这不由得让人忧心重重。

  经济增长率的差距,其表现就是一种地区性的贫富差距。这种东西部地区性的贫富差距,与社会生活中一般意义上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其造成的后果,在表现上是趋于一致的,那就是只有某一部分的国民,而不是惠泽包括西部地区民众在内的所有国民,来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和国家福利。在一个平均经济高增长的数字下,遮蔽了差距,遮蔽了公平和正义。

  国民不能同享社会与经发展成果,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如果不重视这种差距,漠视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的事实,就有可能出现“富裕中的贫穷”。富裕社会中的贫困,一是引发社会不公,二是这种失衡的经济发展,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所以,政府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宏观的公共政策,来抑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

  然而,为消弭这种差距而进行“西部大发展”,并不意味着不惜代价。尤其是不能重走东部一些地区以牺牲生态和资源为代价的老路。如果为了缩小这种东西部差距,而使这种大开发不附加任何条件,不是科学、审慎的开发,那么在可能缩小东西部差距,在西部地区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必将带来“灾难”,比如自然条件的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从而产生一种环境社会学意义上的“富裕中的贫穷”。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环境难民”的称呼,就开始在联合国相关的会议上被提出。由于显著的环境破坏,尤其是由于政府管理不当而产生的“灾难板机”效应,例如土地利用规划不当、工业灾害、污染等,这种“大开发”的“外部性”或社会成本,就可能会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而导致环境社会学意义上的“富裕中的贫穷”。

  无论是社会学和国民福利视野中的“富裕中的贫穷”,还是环境社会学意义上的“富裕中的贫穷”,都不是我们所追求和希望看到的。这就告诉我们,面对“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这一客观现实,我们需要理性,需要科学、审慎。既不能因为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率和国民福利,而陷入环境社会学意义上的“富裕中的贫穷”的陷阱;也不能顾此失彼,只看沿海不看内陆,因为制度和公共政策调控不力,从而使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越来越大,陷入社会学意义上的“富裕中的贫穷”的陷阱。面对东西部差距还在扩大的现实,即需要激情,更要科学与审慎,需要发展的智慧。

  

  审稿:刘恩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