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慈善组织绕过政府折射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20:00 光明网
王贵宏

  经过8个多小时的行驶,从广州出发的20多名志愿者、13辆大小车辆及6吨多救灾物资,抵达了此行目的地:乐昌市大河镇。他们是自发组织的捐赠者。7月下旬,台风“碧丽斯”肆虐粤北后,一场民间捐赠的热潮在珠三角兴起。相对于市场第一次分配和政府税收调节的第二次分配,这种自愿慈善行为被看成是第三次分配。(9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

  这次“爱心直达”捐赠活动及时给受台风“碧丽斯”严重骚扰的乐昌受灾群众送来

了大米、纯净水以及零散的衣服等基本生活用品,不仅从物资上缓解了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而且还使受灾群众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安慰。这种及时、有效的民间捐赠潮,得到了广大受灾群众的肯定。毫无疑问,这种绕过政府,直接把物资发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捐赠者不仅可以得到完整的信息,而且还能够保证资金的落实,应该说在慈善事业还不够完善的今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要太过于高兴,给这种民间捐赠组织鼓呼的同时,还要看到它们背后折射出来的隐忧。

  通常情况下,捐赠活动往往是由政府以及带有“官”性质的慈善机构发起。统一接受社会广大爱心人士的捐赠,然后经过一定的程序将救济物资层层发送到受灾群众的手里。而如今,为什么捐赠者们不把物资交给政府以及某些慈善机构,由政府以及慈善机构组织救济受灾群众呢?为什么捐赠者还要劳心费神,将救灾物资亲自发送到受灾群众手里呢?

  事实上,依笔者看来,捐赠者的内心潜埋着对政府以及某些慈善机构的失望。倘若政府以及慈善机构能够发挥作用,保证他们的爱心用其所用,谁还愿意吃这种苦?何况,由捐资人亲自运作慈善项目,可能由于项目巨大以及缺乏相关经验,将会使捐赠成本高涨,慈善效率下降?任何人都会计算这笔帐,要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地方政府公信度下降让捐赠者产生了怀疑。据笔者所知,地方政府都有专门的救济管理部门。而救济管理部门其中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发放救济款,捐赠受灾群众。但是,救济管理部门是行政部门的一个重要机构,带有行政性。既然带有行政性,就要严格按照行政程序对救济款进行审批、发放。而在这个审批、发放的过程中,一个救灾项目款要经手几个部门。这样一层一层的发放,不仅效率不高,速度慢,而且还会出现贪污救灾款的的现象。你想,一个救灾项目款一层一层地吃下来,发送到群众手里,还能剩多少?还有,一些领导部门在发放这些救济款的同时,官僚主义严重。他们觉得,这种救济款是对群众的“施舍”,倘若群众需要这种“施舍”,就得走自己的门路,就是招待自己。君不见,广西女干部下乡慰问受灾群众,由于没有得到“对等接待”而扬长而去吗?擦亮眼睛看看,这样的行政机构,这样的领导干部,靠得住吗?还不如捐赠者自己将款项送到群众手里,虽然辛苦点,但用得其所。

  同时,某些带有“官意识”的慈善机构弄虚作假让捐赠者灰心。事实上,无论谁献爱心,当然希望自已的爱心能够用得恰到好处。但是,很多慈善机构的具体运作中,做虚作假的现象十分严重。就拿贫困生奖学金来说吧,一些获奖者竟然是高干子弟呢?倘若这种捐赠由慈善机构来进行,不知何年何月送达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很难送到受灾群众手中,说不定还给某些干部领导带来发横财的机会呢。如此一来,不仅捐赠者的爱心没有收到期望的效果,反而陷捐赠者于尴尬境地,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像这样的慈善机构,谁敢再相信他们?还不如自己的爱心自己来献,何苦让他人发财呢?也许这就是民间慈善潮发起的原因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