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秸秆乙醇离我们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2:25 人民网-华南新闻

  秸秆“变油”,离我们还有多远?

  问号的提出缘于一连串消息:8月28日,河南一家企业声称投资5000万元上马了国内首条秸秆乙醇产业化生产线3000吨秸秆乙醇项目,该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8月30日山东一家企业的“秸秆酶解发酵乙醇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示范工程”通过中科院专家鉴定,这个年产3000吨的秸秆乙醇项目同样号称是国内首次实现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工业化生产;再

是国内一家特大型国企宣称投巨资进军生物质能产业,欲在“十一五”末形成30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其中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属于秸秆乙醇。据称他们正与丹麦合作,秸秆乙醇生产装置即将投产。

  在分析这一连串的消息之前,需要厘清两个概念:一是秸秆“变油”的“油”指的是乙醇汽油,在中国,乙醇汽油是指添加了10%燃料乙醇的汽油。二是前面提到的秸秆乙醇其实就是燃料乙醇,与人们通常说的燃料乙醇不同的是,它的原料是秸秆、农作物壳皮茎秆等,而后者的原料则是玉米。

  由此看来,这些消息展示的是一种秸秆乙醇的产业冲动,它明确地传递出这样的信号:秸秆乙醇不再是个梦想,它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产业化,进而替代玉米乙醇。

  信号是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忽略两个现状:一是业内人士预计,到“十一五”末我国将形成50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面对如此大的需求,利用玉米等粮食生产乙醇的压力越来越大,本着“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秸秆作为理想的替代原料成为焦点。二是我国已批准建设了4个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形成了每年102万吨的生产能力,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燃料乙醇的原料都是玉米。换言之,在中国已经生产的燃料乙醇中,秸秆乙醇的产量几乎为零。

  那秸秆乙醇到底是不是一个梦?首先要看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秸秆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用其生产乙醇关键技术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水解技术及能代谢五碳糖的基因工程菌。从公开报道看,目前已有几家企业宣称自己掌握了秸秆乙醇的生产技术,并小试或中试出产品,有的还称自己拥有了产业化生产线。但不管企业如何宣传,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就是数家进行秸秆乙醇试验的企业中,中试规模最高的也就是300吨,目前在建的生产线最多也就是3000吨,这个数量只是大型中试的概念,离产业化还有很远的距离。

  其次,要看成本。用玉米生产乙醇成本较高。据有关定点厂透露,在燃料乙醇生产中,玉米原料占成本的70%。但据记者了解,为了推广燃料乙醇,国家曾按每吨1000多元的标准给定点厂以补贴。从理论上讲,秸秆的价格比玉米低不少,用它来生产乙醇成本肯定会降低。但是,在秸秆乙醇尚未具备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下,其经济性就会大大降低。据进行秸秆乙醇生产试验的企业称,6吨秸秆可以生产1吨乙醇,但“十一五”期间其成本才有望降至与玉米乙醇相当。

  所以,理性的判断是:我国已掌握了生产秸秆乙醇的技术,但还需要跨过产业化和成本这两道坎。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选择是那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联合科研院所进行大型中试,然后运行优化指标,再进行工业化试验,成功后才全面推广。做这些,后盾是资金。所以,有关人士呼吁:对那些正在进行秸秆乙醇试验的企业要降低银行贷款门槛,放宽资本市场再融资条件,在国家重大项目专项资金上予以倾斜。

  然而,由于企业急于求成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这种判断被扭曲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前不久记者到一些县市采访,不少地方都认为当地秸秆资源丰富,准备或已投资上马秸秆乙醇项目。

  秸秆乙醇离我们还有多远?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有着秸秆乙醇产业冲动的企业和地方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何振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