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统唱片如何应对网络音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4:46 大河网-河南日报

  

传统唱片如何应对网络音乐?
没有精良的制作,无需繁杂的发行,一个创意、一首歌曲、一位歌手、一张“网”,就是网络音乐的全部。与之相对应的是,昂贵的成本、复杂的制作、不菲的价格,使得传统唱片业逐渐难以满足“娱乐大众”的需求。

  面对网络音乐的挑战,我国传统唱片业将如何应对?

  网络音乐:“草根”文化掀起音乐“革命”?

  2005年,我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36亿元,今年预计将扩大到50亿元,而传统音像制品2005年销售金额仅为25亿多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传统音像出版体系满足不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偏好,是其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2005年,当以《老鼠爱大米》为代表的网络歌曲在不知不觉中传唱开时,这首歌的彩铃已经创下单月下载量600万次的记录,1200万元的收入相当于70万张传统唱片,杨臣刚等一大批网络歌手随之浮出水面,网络音乐在经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时代后,开始被更多人接受,而这只“老鼠”更是挤进ITUNE全球音乐下载排行榜。这一年,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作“中国数字音乐元年”。

  香港导演张坚庭对网络音乐有这样的评价:网络歌手有了随意的创作、有了群众的认同,唱片公司就没有了权利。这是“音乐的革命”。

  正当网络音乐大行其道之时,非议随之而至,有人认为这是“旁门左道”,也有人称其为“上不了台面”的“草根文化”,同时,由于舞台表演力的缺乏,不少网络歌手更是成为“见光死”。

  中国音像协会秘书长王炬说,正因为网络音乐大都可免费获取,受众对它的接受与抛弃都是轻松的。业内人士质疑:当网络歌曲进入唱片生产模式后,当消费者需要花钱购买时,还能像过去“鼠标一点,轻松下载”吗?

  传统唱片:网络音乐冲击下优势渐衰

  网络歌曲的迅速流行,网络歌手的神奇走红,使传统音乐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唱片业拥有的大批艺术精英、优质设备、出版权、庞大的发行推广网络等固有优势,都因网络媒体的兴起而逐渐弱化。

  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公司总经理罗天平介绍说,近年来,以数据流形式传播交易的非物化的唱片业务蓬勃兴起,全世界传统唱片业务已经连续4年下滑。而据了解,《两只蝴蝶》在两个月里无线下载和网络下载接近1亿次,而此前,我国任何一个物化载体的单节目销量都没有达到1000万片,网络为其提升了10倍以上的销量,技术进步带来的市场增量效益已不再属于传统唱片。

  新兴网络传媒打破了创作者对唱片公司的路径依赖格局,创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和传播,甚至销售。唱片公司的独特优势被网络虚拟技术轻松取代,而技术的进步又把制作环节的门槛降低。

  据介绍,以往在专门的录音棚里完成一张唱片的制作需要价值数百万元的设备,而现在用几千元的设备在普通房间里就能完成。音乐歌曲创作不再只属于少数精英,更多的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创作梦想,也更靠近大众追求的平民娱乐。

  借力发展:传统唱片看好网络平台

  面对冲击,唱片业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对网络音乐不屑一顾”和“传统唱片末日来临”两种观点都是极端的,只有充分借力网络、坚持内容创新、发挥整合优势等才能使传统唱片业突出网络音乐的重围。

  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认为,传统唱片业与网络并非矛盾体,传统唱片业要充分借力网络,为我所用,并通过其放大传播效应。

  王建元说,传统唱片业大可不必“谈网色变”,因为网络只是一种传播形式,只要内涵不会消失,技术永远不会取代内容,就像纸质书永远不可能被电子书取代一样。

  在传媒日渐发达的大环境下,内容是竞争的优势,只有紧扣时代脉搏、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赢得市场的主动权。⑥2

  □刘海苑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