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而今迈步从头越——写在我省农信社存款突破2000亿元之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4:46 大河网-河南日报

  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截至今年8月末,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贷款突破1500亿元,存贷款余额均居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全省6600个网点全部实现微机联网。在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开始2周年之际,这标志着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刻:2005年我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并和同样首次突

破万亿元的GDP一起推动河南经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比突破万亿元的存款余额,我们不难看出农信社存款余额2000亿元的份量。显然,作为一家省政府直接领导的地方金融机构,河南农信社已经成为河南银行业机构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全省农信社存款突破2000亿元,值得记录;存款突破2000亿元,值得回味。

  深化改革:业绩刷新的持续动力

  “存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是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9月5日,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杜冠章对记者说。

  从2004年9月开始的我省农信社改革,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并对改革工作进行了悉心的指导。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省农信社团结一致,发奋工作,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各项业务继续健康快速发展,经营效益进一步好转,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2000亿元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其代表的是农信社改革业绩的一系列变化。

  两年来,我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信社改革的有关意见,结合我省农信社的实际,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出台了支持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优惠政策,认真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强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全省农信社先后完成了145家县级联社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家底;增扩股金88亿元,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顺利完成了143.72亿元专项央行票据的发行工作;实行了理事长、监事长、主任的分设,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成立了省联社,在17个省辖市设立了派出机构,建立了新的管理体制;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优惠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目前,全省农信社以县级联社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工作正有序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正逐步深入,转换经营机制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富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我省农信社各项业务的发展:

  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年末,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1707.89亿元,比年初增加256.25亿元,增幅为17.70%,同比多增74.07亿元。今年以来,各项存款继续快速增长,至8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2025.48亿元,比年初增加317.59亿元,增幅为18.60%,各项存款余额、新增额均位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首。

  各项贷款平稳增长。2005年年末,全省农信社各项贷款1274.29亿元,比年初增加225.67亿元,增幅为21.51%。今年以来,各项贷款继续较快增长,至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505.45亿元,比年初增加230.46亿元,增幅为18.08%,各项贷款余额、增加额均居我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9月至今年8月,全省农信社共清收不良贷款153亿元,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持续“双下降”。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信贷管理,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8月末,全省农信社不良贷款占比较改革锁定的2002年年末的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37.58个百分点。

  经营效益持续好转。2005年一季度,全省农信社实现了净盈余,结束了连续九年亏损的历史。今年前8个月,全省农信社实现总收入76亿元,增幅为31.26%,总收入增幅超过总支出增幅8.48个百分点;盈亏轧差后实现盈利14.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盈6.55亿元。

  管理逐步规范。改革以来,特别是2005年2月成立省联社以来,全省农信社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狠抓制度的落实,提高电子化水平,推动各项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目前,全省农信社业务联网工作已全部完成,全省范围内通存通兑业务即将开通,农信银行卡业务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支持“三农”:老歌唱出新感觉

  农信社姓“农“。从上世纪50年代诞生起,农信社就与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紧紧的连在一起。

  在我省农信社改革中,农信社的管理机构变了,但是农信社在业务工作中的服务宗旨没有变: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信社始终坚持以“三农“为服务对象,支农贷款比例不变、支农方向不变,保持农业贷款持续增长,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和“三农“的发展。

  至8月末,全省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为1121.78亿元,比年初增加163.93亿元,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74.51%,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4%,新增农业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为71.13%。至8月末,全省农信社农户贷款余额达931.21亿元,比年初增加147.67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107.16亿元,比年初增加5.12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达87.56亿元,比年初增加5.59亿元。全省农信社今年前8个月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余额699.35亿元。

  结合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由政府推动、农信社牵头,我省近年来深入开展了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不仅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有效载体,对于提高农信社贷款质量,进一步加大“三农“支持力度,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省农信社把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与增加小额贷款投放联系起来,与清收不良贷款联系起来,与农村产业化发展和农民致富联系起来,推动了全省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获得较快的发展。至8月末,全省已评定信用乡镇95个,占乡镇数的4.6%;信用村3957个,占行政村数的8.2%;信用户271万户,占总农户数的13.57%。全省农信社依据信用村、户的评定结果,发放信用证,农户可携带信用证和身份证直接办理贷款,既简化了贷款手续,提高了效率,又解决抵押、担保难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强力清欠:金融生态新姿初现

  欠农信社的钱不还,不仅难以保住位子,更难保住面子。

  在今年以来的河南省各级媒体上,人们发现了一个新现象:部分党政干部的名字出现在了农信社清欠的名单上,他们中有不少还在当地或者所在部门担任着一定的领导职务。

  曾经多次上门催缴、笑脸相陪也要不来的欠款骤然曝光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这场全省上下一起动作的清欠总动员正在向纵深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不良贷款,不仅直接影响农信社支持‘三农’作用的有效发挥,影响到农信社各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更影响我省信用环境的建设。”省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我省把清收不良贷款作为深化改革、促进农信社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通知》,省政府于5月26日和8月17日先后两次召开了全省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政府还多次召开不同规模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各省辖市和有关部门迅速贯彻落实有关精神和要求,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

  河南省纪委、检察院、法院、公安厅、司法厅、财政厅、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等部门先后下发了文件,出台了清收措施;省改革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进行了巡回督导;有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清欠机构,“一把手”亲自抓,并对系统内人员欠款进行督导清收;各级农信社积极行动,对欠款不还的内部职工作了清退处理;各省辖市和有关部门对欠款的“三类人员”采取了送达催收通知书、告诫谈话、公开曝光、“三停五不”等措施,在全省迅速掀起了清收盘活农信社不良贷款的高潮,并在短期内收到了显著成效。1月至8月末,全省共清收盘活农信社不良贷款75.55亿元,占清收计划80亿元的94.4%,其中共清收党政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金融系统职工、农信社员工“三类人员”欠款3.6万人,金额13.4亿元,分别占应清收人数、金额的93.1%、94.8%。8月17日电视电话会议以后,清收“三类人员”欠款扫尾工作进展顺利,部分完成任务好的地(市)已转入下一阶段的清收工作。

  硬腕清收不会停留在阶段性成果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提出下一步我省清收工作总的要求:下狠心、动真格,措施要逐步升级,态势要持续加压;困难多,措施要更多;难度大,决心要更大。

  加大处理力度,推动清收工作。对欠款不还的“三类人员”,硬起手腕,坚决按照“两办”通知要求采取“三停五不”措施,尤其是对领导干部,处理措施一定要到位,该法律处理的法律处理,该纪律处理的纪律处理。

  实行条块结合,强力进行清欠。各省辖市要继续加大清收力度,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放松,行动上不能有任何懈怠。特别是完成清收任务慢的省辖市要奋起直追,该上的措施一定要上,确保完成清收任务。

  巩固清收成果,确保全面推进。各省辖市在抓好“三类人员”欠款清收的同时,要积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贷款、村组集体贷款和企业贷款的清收工作。

  加大清收力度,提高案件执结率。要突出解决好农信社胜诉案件执结率低的问题,各级法院要将农信社胜诉案件列入执行重点,集中力量和时间,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案件执结率年底达到80%以上。对农信社已起诉尚未判决的案件,也要抓紧审理判决。

  坚定清收决心,全力完成任务。各省辖市和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清收工作,切实负起责任,确保收到实效,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确保完成80亿元的清收任务。

  “新农村”里绘新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杜冠章理事长表示,我省农村信用社将根据农户资金需求的新变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需求,不断推出新的贷款种类,努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联保贷款、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贷款,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目前,农信社把信贷投放的重点放在有效支持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上,继续强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建立农户和农村小企业信贷长效推进机制,支持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城镇、乡村小企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省联社还提出,深入到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中去搞好贷款营销,寻找优良的客户,着力培养一批农信社自己的黄金客户。一些资金比较富裕的农信社,更要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运用率。要开发新的、符合农信社特色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办代理保险、理财、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拓展新的效益增长点。在贷款投向上,要注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和行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在贷款发放上,要向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上倾斜,不能热衷于发放大额贷款,要克服贷款“垒大户”现象。

  省联社杜冠章理事长表示,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全省农信社要继续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目标,全力推进改革,以经营效益为中心,搞好业务经营。一是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要加快以县联社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工作,确保在200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我省农信社统一法人工作;要扎实做好票据兑付的准备工作,确保专项央行票据全额按期兑付。二是搞好业务经营。全省农信社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更新观念,转换机制,创新方法,优化服务,务实苦干,再创业务发展新局面,把我省农信社真正做强做大。三是进一步抓好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以清收“三类人员”欠款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工作已接近尾声,下步的清收任务还很重,很繁杂,不能松懈,要紧盯不放。

  存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使我省农村信用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农信社员工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真抓实干,鼓足干劲,再接再厉,不仅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更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不断深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郭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