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国明防中国暗防日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7:39 新华网

  ●美国对中日的担忧并不一样。美国对中国的担忧是,中国是否有改变国际秩序现状的意图,而对日本的担忧则是,日本是否有改变国际秩序的能力

  ●美日同盟是美国防范日本相当隐蔽却行之有效的方式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美国有利用中日矛盾制衡中日的一手。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

也将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美国和日本是“铁哥们”吗

  半个多月前,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当时,笔者发觉美国只有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把参拜的事件作为众多新闻中的一条简讯来报道,且是以第三者角度比较日、中、韩等亚洲国家对此事的态度,用词是叙述式的,没有评论。其他电视媒体基本没有在第一时间披露此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和白宫发言人斯诺在被问及此事时,都说这是小泉个人行为,美国不会卷入纷争。

  小泉参拜的第二天,笔者在美国内华达州首府的一家中餐馆做了个调查,随机选了约20个美国人,问他们是否知道小泉拜鬼,结果令人吃惊,几乎所有美国人都说不知道。与之对应的是,一位美国老太太很伤感地反问笔者,电视里说最近中国有几万条狗被屠杀了,你知道吗?

  在美国,中国一个地方的杀狗行为众人皆知,日本首相拜鬼却无人知晓。美国媒体就是这样对待中日两国。几十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提防——军事围堵、经济制约、负面宣传等公开手段——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日本,美国官方很少在公开场合批评,即便是在近年,由于小泉政府的不当政策致使中日关系恶化,并牵连美国时,美国官方也很少指责日本,媒体中对日本的声音也只是“担忧”多于“批评”,相反,美国人却不吝表扬日本为“从军国主义演变成民主国家的成功楷模”,美日同盟近年来更是在实质性地进步。这是不是说两国真成了“铁哥们”,“美国没有必要防范日本”了呢?

  

美国明防中国暗防日本

  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中)在首都东京悍然再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在美国,“日本威胁论”比“中国威胁论”出现得更早

  事实上,在美国能够影响政策制定的学者、智库中,呼吁提防日本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早在1991年,冷战刚结束,需要寻找敌人的美国陷入了外交战略真空的困境。此时,美国战略预测公司主席乔治·福里德曼出版了《即将到来的对日战争》一书,认为日本经济总量巨大,资源有限,唯一出路就是发展海洋,谋求霸权。这样,日本战略选择就是回归帝国主义,进而必然与美国发生全球利益的冲突。全书结论就是,美日的第二次战争在所难免,需要警觉日本的重新武装。

  与这本书的书名相似,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直被视为“中国威胁论”巅峰之作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罗斯·芒罗、理查德·伯恩斯坦著)一书,直到1997年才出版。从这个角度上,在美国,“日本威胁论”比“中国威胁论”更早,而且可以看出,美国智囊们对1941年受日本偷袭的历史心有余悸,用“战争”描述“日本威胁”,而用了程度稍缓和一些的“冲突”一词勾勒“中国威胁”。

  近几年,美日关系在表面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贸易大战、90年代初的“日本威胁论”中复苏,但是,提防日本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2002年,林肯大学安东尼·迪费里波教授著作《美日军事合作的挑战》引起轰动,该书提出两国军事同盟关系并不牢靠,日本民众是反对两国同盟的关键力量,需要考虑一旦军事合作关系瓦解时的情境。今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学者伊桑·斯凯诺的新著《日本,无竞争的民主》里干脆说,日本事实上是一党专政的国家,根本就是西方民主国家中的异类。

  在许多美国学者眼里,“霸权国的更替”是一条永恒定律。任何实力接近美国的国家都有可能是美国的敌人。在美国看来,日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想重当霸权国的野心。去年日本试图“入常”,美国的态度从明确支持逐渐变成含糊其辞,最后干脆以国际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为由,劝日本放弃;最近,日本不顾美国的再三警告,仍然与伊朗签署一千亿美元的能源合同。诸如此类,充分说明美日两国的亲密“口惠而实不至”。问题是,美国为何对日本的提防不摆上台面,却用其他方式的进行“暗防”?

  不同的国家定位,不同的对华、对日策略

  如果说罗马帝国的霸权是建立在军事占领的基础上,英帝国的霸权是以殖民地的根基,那么,美国霸权显然是国际制度构建而成。二战结束后,凭借强大的实力和威望,美国主导建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后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北约,统领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作为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美国当然也是规则的最大受益者。

  在美国看来,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是一个“革命者”,希望掀起世界革命,打破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对此,在冷战期间,美国曾借助日本遏制和围堵中国,以减少中国“革命者”的冲击力。冷战结束后的15年,是中美关系的磨合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让美国同样受益。但唯一让美国担忧的依然是,“中国是不是一个维护国际现状的国家?”(哈佛大学教授江忆恩语)。无论“接触政策”,还是“遏制战略”,都可以透视美国的这种忧虑。去年是美国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美国将中国视为“利益攸关方”,实际上是基本确立了引导中国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战略,而非先前以“围堵”、“遏制”为主拒中国于千里之外。在美国看来,现在的中国越加入现行国际秩序,越按国际规则办事,美国就越能得利。在这种情况完全出现之前,美国对中国不可能掉以轻心,公开强调防范中国自然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

  对待日本则不一样。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调整对美战略以来,在全球事务上一直上唯美国马首是瞻,加入并履行几乎所有美国制定的国际规则。美国对中国的担忧是,中国是否有改变国际秩序现状的意图,而对日本的担忧则是,日本是否有改变国际秩序的能力。早在1946年出版的《菊与刀》一书,就揭示了日本民族双重性、矛盾性的民族性格。日本喜好追随强者,却从来没有放弃成为强者。只要比日本强,就能让日本唯命是从。而一旦日本实力增强,就有可能与人争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迅猛,看似有超过美国之势,便与美国大打贸易战,美国一度借重中国,使东亚处于均衡状态。美国人懂得,让日本永远比自己弱的手段莫过于“废其武功”。

  今年5月,美日宣布已经就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达成协议,意味着日本最终彻底被并入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但是,美日同盟关系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同盟。美日同盟的实质是日本把防御权和军事指挥权几乎都交给了美国,换来美国保护日本的承诺。由于缺少对国防力量的独立控制,日本实际上把外交战略的部分决策权也让给了美国。防御权和外交权的丧失,既保证了日本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听命于美国,也同样制约了日本军事力量的快速发展。因此,这种不对等的同盟关系,为日本套上了无形的枷锁。正因为此,曾有美国一位重要智囊对笔者说,美国对日政策在今年已取得最终胜利。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美国的“保护”和“控制”,日本至少将在三个方面令美国担忧:第一,缺少了美国的核保护伞,当日本面对急于发展核武器的朝鲜时,将很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核力量针锋相对;第二,日本自身强大的工业实力会为日本生产更多的武器装备;第三,日本在对国际市场、资源、国际影响力等一系列利益的获取中,难保不以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与美国发生冲突。通过和日本的结盟让日本听命于美国,是美国防范日本相当隐蔽却行之有效的方式。既如此,美国又何必高声喧喊防范日本呢?

  美国对中日不同态度的启示

  透过美国对华、对日战略的表面现象来看实质,将给我们以许多启示:

  首先,就日本的历史问题,我们不必对美国期望过高。现在看来,小泉几年来连续参拜靖国神社的负面影响将长期存在。中国舆论曾认为日本首相对战犯的顶礼膜拜,是想把那段肮脏的战争史合法化,同样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其实,美国是一个重现实更甚于历史的国家,日本的参拜并没有丝毫损害美国对日本的控制,美国不会也没有必要为了照顾“东亚人民的感情”,而调整自己与日本“坚不可摧”的同盟关系。

  其次,不必夸大“中国威胁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多少年来领先于世界,东方大国中国的复兴自然会引起他们的警觉,相应的抱怨、担忧乃至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的迁怒都是可以想像的。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中国威胁论”,对于美国来说,任何发展迅猛的国家都会有此“礼遇”,“日本威胁论”至今未绝,“印度威胁论”也在兴起,甚至一些拉美国家也因此而受到“特殊关注”。对此,中国国民需要树立大国心态,不要总想着美国处处与中国为敌。

  第三,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美国有利用中日矛盾制衡中日的一手。几十年来,美国一直主导着东亚安全格局,利用中日历史上的矛盾,制衡中日两国,以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将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王文 赵子石 作者分别是本报编辑、美国内华达大学学者。)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美国明防中国暗防日本

  美刊:美国必须寻求和解而不是对抗的对华政策

  新华网专稿: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就美中关系向当局进言: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首先需要正确地看待中国。其次要意识到两个问题:第一,中国仍然是一个穷国;第二,中国领导层不希望发生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冲突。 >>>点击详细

  >>>>>关注中美关系<<<<<

  来源: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