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母子投河悲剧又添网瘾一大罪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8:20 法制日报

  9月7日,记者赶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去调查一起因网瘾引发的母子投河事件。

  蒋招强大概没有想到,他为之迷恋的网络游戏原来是个魔鬼,最终将他与母亲双双带上了死亡之旅。

  18岁的蒋招强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某中学高一学生。照片上的他,高高的鼻梁、

杂乱而随意的头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无处不散发着充满生机活力的青春气息。如果不是网络毒瘾这一魔鬼的诱惑,有谁会相信,这蓬勃的生命竟然会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蒋招强几天前刚刚随母亲周小微从昆明返回苍南县宜山镇准备上学。沉迷网络的他,只在家老实了一天,就不见了踪影。儿子彻夜不归,做母亲的也整宿无眠。打他的小灵通,关机;打电话问亲朋和同学,也都说不知道他在哪里。8月28日早上,蒋家邻居看见周小微时,她眼眶黑黑的、眼珠子红红的,劈头就问有没有人看见她儿子。

  43岁的周小微很多年前就开始和丈夫一起闯荡商海,经过多年拼搏,夫妻俩最后把脚步停在西南边陲昆明,在那里办了一家毛毯厂。与温州许多家庭一样,蒋家的两个孪生儿子蒋招强与弟弟蒋小弟(化名)留在老家宜山镇,小学寄居在亲戚家,初中寄居在老师家,成了“留守少年”。

  现在已无从知道蒋招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网络游戏的。他的同班同学说,让蒋招强一天不吃饭可能一点都没问题,但要是你一天不让他打游戏,他就会跟你拼命。

  校长说,自从2005年秋天蒋招强与他弟弟进了他们学校后,班主任就没省心过。因为这两个孩子经常旷课。蒋家兄弟都是住校生,但往往上课铃声响了好一会儿,老师已站在讲台上准备开讲了,还不见蒋家兄弟踪影,班主任到寝室一看,两人还在蒙着被子呼呼睡大觉呢。下午或晚自习,蒋家兄弟中的某一个会突然捂着肚子作痛苦状站到班长面前,递上请假条,说自己肚子痛得不得了,必须马上到医院治疗或回寝室休息。蒋家兄弟的同班同学说,其实这种理由十有八九是编造的,一出校门,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一玩起游戏,立刻变得比谁都有精神。

  沉溺于网络的结果是经常性旷课;经常性旷课的结果是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后又沉溺于网络世界去寻找刺激和慰藉。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蒋家兄弟每人一学期旷课都在100节以上。期末考试,7门课程全不及格。

  校长说,蒋家兄弟的所作所为,不但严重影响了校纪校风,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下去恐怕将耽误他们自己的前程。为此,班主任几乎每个星期都与远在昆明的蒋家父母通电话,沟通信息;他自己也曾与赶到学校的蒋家父母谈过几次话。沟通的结果是,蒋氏夫妻决定第二学期两个儿子都不住校,妻子周小微回到温州,在学校附近租下房子,专门照顾监督儿子上学。

  蒋氏夫妻作出这一决定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从昆明赶回家给妻子、儿子办理丧事的蒋义棍哭诉着说,他们在外打拼十几年,直到去年生意才有了点起色,夫妻俩一人进货一人卖,谁也离不开谁。但为了两个宝贝儿子,夫妻宁愿少挣钱。

  蒋家亲戚说,在家照顾监督儿子这半年时间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周小微操尽了心,几乎每天都是在泪水与担忧中过日子;校长说,可怜父母如此苦心,儿子全然没有理会。蒋家兄弟仍旧是旷课、上网,学习成绩也仍旧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8月28日,黑色的星期一。被儿子伤透了心的周小微拖着疲惫的脚步找啊找,几乎找遍了宜山镇上所有的网吧,晚上7点多钟,终于在一家地下网吧找到了儿子蒋招强。

  据宜山镇派出所警官事后调查,气不打一处来的周小微拉着儿子就往家走,玩了一夜网络游戏的儿子蒋招强犟着不肯跟着走。途经宜一村老人公寓旁,急火攻心的周小微喊了句:“你再不回家,我死给你看。”扑通一声纵身跳进了又宽又深的宜山河。儿子蒋招强见母亲真的投河自尽,慌忙中忘记了自己不谙水性,一边喊救命,一边也纵身跳入滚滚河水中。

  夜色茫茫,网瘾魔鬼在黑暗处狰狞地笑着。无情的河水很快吞噬母子俩宝贵的生命。

  本报温州9月7日电

  采访札记

  拯救网瘾少年也该急如救火

  在苍南县采访时,记者一直在思考着,怎么样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寄希望于家庭吗?从本案看,蒋家兄弟如此迷恋网络游戏,他们的父母的确负有责任。但是,如果你了解到苍南的基本县情是七山二水一分地,比较起儿子的教育问题来,他们的父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出外谋生、赚钱养家糊口;你如果了解到,他们的父母自身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虽然也已经努力了,但仍然无法与逐渐长大的儿子之间进行沟通,更别说教育了这一事实;如果你还赞同这种观点:网络上瘾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病症,不是一般人所能救治的。那么,我想,你肯定也不忍心对可怜的蒋氏夫妻加以过多指责。

  寄希望于学校吗?蒋家兄弟所在的学校校长对记者说,每学期开学,他们大会讲、小会讲,对学生大谈特谈网络上瘾的危害;还要求每个学生签字,宣誓坚决不上网。甚至,学校还把手伸到校外,坚持每周组织七八个老师到镇上网吧抽查有没有上网学生。校长颇有点无奈地说,学校教育有自己的局限与界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能做的只有谈心谈心再谈心,处分处分再处分———受教育法律法规约束,学校总不能把学生开除了吧。

  思来想去,觉得救治青少年网络上瘾的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还是法律。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网吧管理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18周岁以下青少年不得入内:二是零点以后不得营业。但事实上记者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深夜在网吧进进出出。一位熟悉的网吧老板私下对记者说:“网吧不赚孩子的钱,我们只有喝西北风去。”与这种普遍性的违法现象相对应,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处罚措施却是“一罚二停三吊销”,失之于宽松与缓慢。等到职能管理机构履行完毕上述程序,网络上瘾队伍里不知又增加了多少青少年。

  采访回来的路上看到墙上有一标语:禁毒如救火。网瘾的危害并不亚于毒瘾。拯救网瘾少年也应如救火一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