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9:23 解放日报

  今年第二季度,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1.3%,这是自2004年以来季度GDP增长的最高值。此外,据公布,一至六月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31.3%,贸易顺差达到614.5亿美元,六月份的贸易顺差更是再创新高,达到145亿美元,比上个月上升了5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贸易顺差增长仍然十分强劲,有关调控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上半年国民经济发展之所以与有关方面的意愿和规划存在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本轮投资增长和20世纪90年代的投资增长明显不同,但调控的手段基本相同。

  回顾以往的经济周期变化,每一次的起落都非常相似,即信贷扩张导致经济过热,宏观调控导致经济回落。2003年开始出现的经济过热,其起因与之前的周期变化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也非常相似,基本上还是“货币+土地+行政”的方式。按照经验,GDP和投资增长率应当会有明显下降,但实际结果却迥然不同,特别是2006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GDP分别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上一轮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民间投资带动,当经济调控导致企业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受到影响,企业会明智地选择立即停止投资。而此次经济增长却是行政主导型带动的增长,很多投资和项目并不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关乎政绩的工程。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用经济的手段进行调控是难以起到明显效果的。

  2、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一方面是入世以后,我国的出口依存度迅速提高,更多企业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是2003-2005年正好是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尽管经济增长率有所波动,但这三年的平均4.5%的增长率要比1993-1995年高1个多百分点。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出口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保持在30%上下,这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有关调控政策的效应。

  3、企业留存收益、民间金融规模的壮大以及外资热钱降低了信贷紧缩对投资的不利影响。在此次宏观调控开始实施之后,信贷增速有所回落,但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出现相应幅度的回落,这主要是与企业用自筹资金弥补了信贷紧缩之后的资金缺口有关。

  自筹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自有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留存利润。2002-2005年利润高增长时期,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就接近4万亿元,这成为弥补投资资金缺口的主要来源。二是民间金融。据调查,2004年浙江、福建、河北等地的民间融资规模大概相当于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使得传统的信贷紧缩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再加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外资热钱近年来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投资各个工业项目,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来源。

  但总的来说,此次经济增速提高,仍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是出现了局部投资过热现象。不过,如果调控不力则很有可能出现经济过热现象。因此,当前的关键是如何提升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提升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思路,采用综合的调控手段,既要解决当前问题,又要着眼于解决长远问题。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提高实际汇率,抵消名义汇率提高的负面影响。首先可以提高法定最低工资,以此来抵消一部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其次应取消出口退税,以此来促使国内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进行内外资所得税合并,让内外资企业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三是对资源类出口企业,不仅不能实行出口退税,还应该加征税收,以避免众多企业争相出口,造成价格贬值。

  第二,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控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的投资很多是政绩工程,政绩导向和面临换届的叠加效应为投资引擎填充了更多的燃料。所以调控的手段中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应进一步加大现有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地方政府投资规划进行指导与监督的力度,完善法规和提高现有政策的管制程度。

  第三,从长期看,人民币应实行渐进式升值。人民币升值的相对价格效应将会促进中国消费增长和以服务业为主的非贸易行业的发展,进而降低投资率和贸易依存度。人民币长期渐进升值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将起到催化作用。

  (作者系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