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应时:全家总动员三代九教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9:37 大河网-大河报

  

李应时:全家总动员三代九教师
核心提示

  这是一个教育世家,从85岁的李应时老先生到其侄子李名称、侄媳张文娣;从被学生们喊为“老娘亲”的何竞文到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孙子、孙女和孙女婿,包括李应时的孙媳妇在内,这个大家庭共有9个当老师的,其中8个是大学老师,1个是中学老师。

  是什么动力让这个家庭的成员纷纷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李应时老师这样说:传道授业解惑是从古至今的大道理,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记者路六居文李康图

  “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节课,在正式上课之前,我要告诉你们,尽管我们是师生关系,但,我更愿意你们把我当成朋友,你们中大部分人都是来自全省各地,还有不少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如果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向我倾诉、求助,我会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你们。现在,我把我的手机号码告诉你们,欢迎你们随时与我联系……”

  9月5日上午,在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课堂上,当老师李芳春讲完这番话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些大二的学生,上了十几年学,很少能在老师第一次上课时听到这么亲切的话。

  然而,李芳春却已经坚持了17年,只要是新学期第一次上课,她都会有这样一个开场白。她说,刚大学毕业教学生的时候,她把大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如今,在她的眼里,她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情怀,我主要是受父母的影响,他们爱学生如爱子女。而且,只要我们家里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孩子,他们都希望能去当一名教师。如今,我们家里共有9个当老师的,8个是大学老师,一个是中学老师。“

  教师,不只是一个职业

  走进位于大学路上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家属院,喧闹的城市顿觉宁静了许多,绿树掩映中,记者见到了李芳春的父亲李应时。尽管今年已经85岁高龄,而且满头白发,李应时却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

  李应时老师祖籍安徽芜湖市繁昌县,曾经上过3年私塾,抗日战争爆发时,考上了湖南国立第八中学,在学校不断的搬迁中度过了6年的中学时光。“无论是读私塾还是上中学,老师们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特别是随着日军的侵入,第八中学一次次搬迁,直至搬到四川,老师与学生们同甘共苦,常常是把有限的粮食先尽着学生们吃,把自家的衣服穿到衣不蔽体的学生身上,师生们的感情太深了!”

  1950年,李应时考上了东北财经学院。本应读4年本科,可刚解放国家急需人才,他上了3年大学,就被分配到位于张家口的华北财经学校任教。1964年,学校整体迁到郑州,改名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校,到1987年退休,他和老伴何竞文在此校执教了33年。

  “从事教育多年,我觉得教师的责任太重大了,国家的富强更离不开教育;当教师,不要把它当作一个职业看待,一定要当成事业来干!”李应时老师说,当了一辈子的教师,他的体会最深,教书育人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成才,那种快乐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在他们家的书房里,记者注意到,他和老伴的荣誉证书放了一摞,仿佛在证明着他们事业的成功。

  后辈,授业解惑是正道

  在航院家属院门口,听说记者是来采访教师之家的,一位退休老师热情地说:“是李应时老师吧,他们一大家子,有9个人是教师。”

  说起自己的这个教师之家,李应时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先是他和老伴何竞文在航院工作,1979年,学校急需一名教政治课的教师,而他的侄子李名称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东北一所学校已教了20余年政治课,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李应时就写信给李名称,希望李名称能调到郑州,支持河南的教育事业。当年,李名称就调到了郑州航院。如今,他和曾在郑州电子通信工程学校(职业中学)当教师的爱人张文娣也已退休在家。

  女儿李芳春是李应时的子女中唯一一个大学本科生。1989年,当李芳春面临毕业时,学统计的她原本能分配到政府部门,但李应时与李芳春进行了一次长谈,“去当老师吧,我们国家还很缺教师,这也是你妈的意思,我们干了一辈子教育,不能到头来家里连个老师都没有!”就这样,李芳春毕业分配到了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任教。

  “两年前,我的孙子、孙女和孙女婿先后从德国留学回来。按照他们的条件,也完全可以到一些工资高的外企工作,但我还是做他们的工作,希望他们能从事教学工作。虽说可能会清贫些,但传道授业解惑却是从古至今的大道理,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李应时老师说。最终,这3个孩子都选择了到郑州的高校当老师,而且他的孙媳妇也是一名大学教师,一个家庭里,共有9个人是教师。

  聚会,学生们喊她“老娘亲”

  李老师的老伴何竞文老师今年78岁,执教生涯30余年,并担任过6年的班主任,1987年从郑州航院退休。

  今年3月,何老师的学生在苏州市举行20年同学聚会,特意邀请她前往。当她乘车赶到苏州的一家宾馆时,早已翘首等候在宾馆门前的38名学生拥上前来,口里喊着“老娘亲”,眼里流着泪水,把一路奔波的班主任接进了宾馆。

  回忆起那段大学时光,现任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执行总裁的小李对她说:“何老师,上大学的时候,你对我们学生就像亲娘一样。”另外一位学生小高接着说:“比亲娘还要亲!在座的同学们哪个没有吃过你亲手做的病号饭?哪一个没有穿过、盖过你给缝补的衣服和被子?”

  他们还记得,学生中有不少南方人,来北方求学的时候对郑州的天气不了解,只带了一床单薄的被子,冬夜里冻得瑟瑟发抖。何老师知道后,就亲手给这些南方学生缝制厚被子。

  他们还记得,何老师在家里做的鸡蛋汤面条,这是每一个学生生病时的“最高待遇”;那时,何老师的女儿上中学住校,学校的饭菜没有油水,周末回到家,闻到一股股香味光想吃上一口,可何老师说:“大姐姐、大哥哥们生病了,得先尽着他们吃。”

  他们还记得,小高的家庭特别贫困,开学了却没有回程的路费,只好向何老师求助。那时每个月才拿40元钱的何老师就寄给他10元钱。等小高回到郑州,何老师又替他向学校申请了20元的经济补助。拿到20元钱,小高要还这10元钱,何老师拒绝了,“学校能帮助你,我就不能帮助你?”

  他们还记得,小李得了肝炎,需要吃白糖。那时,白糖凭票供应,何老师把自家的票拿出来给小李买了一斤白糖……太多太多的回忆,让38个同学在聚会的3天中,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呵护着“老娘亲”何老师。

  熏陶,他们爱生如爱子

  采访中,李应时老师的堂侄媳张文娣忆及自己教了30多年书、当了17年班主任的经历,也是感触颇多。

  张老师今年70岁,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任教于郑州39中、33中(后改为郑州电子通信工程学校),尽管她也已退休多年,但逢年过节,她的学生们还会掂一袋水果、提一箱饮料去看望她。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老师们对我们也特别好。因为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多是会到学校教书,老师们就教育我们,将来当老师了,一定

  要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要让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但要言传,而且要身教,这才是为人师表。”张老师说,当年学生们都要早早地到校跑早操,作为班主任,她总是起得很早,与学生们一起跑操。如果哪个学生没有来,她总会去学校门口等着,或者是沿着学生每天必走的路去接,唯恐学生出了什么事。

  这种“爱生如爱子”的传统在何竞文和张文娣的身后仍在延续。一次,何老师到郑州一所高校找自己的学生小陈,见小陈正在与他的学生们聊天,她就上前问学生们小陈对他们好不好。结果,学生们都兴奋地说:“陈老师对我们可好了!”没想到的是,小陈拉着何老师的手对学生们说:“我是跟我的老师学的。”顿时,学生们纷纷与这位慈祥的奶奶握手,以示敬意。

  李芳春更是以父母为榜样,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想到学生们可能会比较孤独或者是想家,她常常会走进男生或女生宿舍,陪着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唱歌,让学生们总是开开心心的。

  河南商专计算机系的一位姓李的大三学生告诉记者,去年冬天有一节课,李芳春老师发现很多学生都是穿着羽绒服或者是大衣,而他身上穿的御寒衣服却只是一件毛背心。下了课,李芳春老师就问他是不是遇到了困难,这句亲切的话语让他的泪水流了出来。他来自农村,母亲去世早,家里特别贫困,根本买不起一件像样的衣服。当天晚上,李芳春老师就从家里拿了两床棉被,还有呢子大衣、羊毛衫等物品送给了他,“并一再叮嘱我,有需要帮助的,一定告诉她。”

  还有一次,学校营销系的一个女孩小肖下了课,主动找到李芳春,说起自己在暑假打工的事情。她的家庭比较困难,原想着暑假不回家可以省一趟路费,还可以在郑州打工挣钱,没想到打工并不顺利,钱也没有挣到,开学后,她特别想家……小肖并没有表达借钱的意思,但李芳春还是掏出100元钱递给了她,说:“回去看看妈妈,也好让她放心。”另外一位老师正巧看到了这一幕,就走过来对李芳春说:“其实,你可以让她向学校申请,而且她也不是你们系的。”李芳春笑笑说:“孩子们遇到了困难,我有能力的话就帮他们一把,这100元我能节省出来。“

  节日,相聚一处话教育

  在这个一家三代、九名教师的大家庭里,有4个是孙子辈的,记者很想能采访到他们,但这4个年轻人却一致表示,他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间较短,还没有做出像祖父祖母、堂叔堂婶和姑姑那样的成绩,不愿意接受采访。不过,他们却告诉记者,他们也会像前辈一样干好自己的工作,会做一名称职的大学教师。

  昨天,在李应时老师的侄子李名称的家里,谈起每年教师节是如何过的时候,李应时说,“我们家里毕竟当教师的比较多,每年教师节,就像过年一样,除了学生会来看望我们外,我们一家还会聚在一起,畅谈一下国家的教育发展,谈一谈一年来自己的教学感受,也是难得的一次交流。”特别是近几年来,孙子辈中又有4名成员当了教师,他们家里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这成了李应时老师最开心的事情。

  高兴之余,李应时老师拿出一本由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杂志(2005年12月第6期),里面有一篇《从统计数据中看“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这是他和女儿李芳春合写的一篇论文,并获得该杂志当年“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他告诉记者,自从退休以后,他就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女儿毕业后也加入到研究的行列,经过15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并付诸文字,予以发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应时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目的就是给孙子辈们的老师们树个榜样,身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光有教育情结和“爱生如爱子”的情怀还不够,每一个人还应该在自己的事业中有所成就。N

  记者在李名称先生家里见到了三位老教师,从左至右分别为:李名称、李应时、何竞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