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米彩虹长江第一桥(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10:17 每日新报

  一条大河,便是一方文明;一条大河的川流不息,便是一方文明的生生不息。雪花啤酒探索队入住的沱沱河沿镇,以沱沱河而命名,因沱沱河而存在。离它不远的沱沱河,就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长江的正源所在。

  千古之谜,2000多年方解早在《尚书》中,古老的华夏族就开始讨论长江之源的问题,明代徐霞客曾把金沙江作为长江的正源,并著有一书叫《江源考》加以论证,而长江源

却并不在这位旅行家所圈定的范围。直到大约300多年前,才终于有人登上了青藏高原,看到了现在的江源地带。但这里河流密网如织,纵横交错,到底哪里才是长江的正源呢?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中国人整整探索了2000年。

  1976年,中国科学考察队第一次进入长江源区。经过50多天的跋涉,突破冰雪的阻隔,走进了长江源头,这条大江的身世才最终水落石出。1978年,我国向全世界发布:长江源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至此,长江的长度被定格在了6380公里,长江也从此取代了密西西比河,成为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和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

  环保长江,从第一桥做起在沱沱河沿镇以北不远处,一座宏伟的大桥飞架在沱沱河上,根根高大的桥墩矗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波光。这就是有“长江第一桥”美誉的青藏铁路长江源特大桥。

  2004年建成的长江源特大桥全长1383.6米,跨越1300多米宽的河床。这里属于常年高原冻土地段,在冻土区建桥,是一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而在长江源头施工,最令人关注的是环保问题。本次随队考察的另一位中科院地质专家李炳元老师,向我介绍了当年施工建桥的情况。李老师说,为了保护这里的环境不受污染,建设者们想尽了各种办法。钻孔桩施工中产生的泥沙,都要进行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未沉淀的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而其他废料、废渣也都要集中弃置到施工废弃的取土坑内,加以平整。另外,建设者们还用石块构筑了约一万平方米的防沙格,并往其间移植草皮,从而有效阻止了长江源头的沙化面积进一步扩大。

  在大桥的北端,立有“长江源头第一桥”碑,不远处是“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和“长江源”碑。三座石碑静静地屹立在沱沱河的北岸,守望着江源的宁静,也似乎在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探源者:保护长江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江源之水从雪山走来,从亿万年的岁月中走来。在这里,平缓的沱沱河水继续向东,到囊极曲巴与江源上的另两条大河当曲和楚玛尔河汇合,三水合一,奔向通天河。从这里开始,百转千回,才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长江。

  新报青海沱沱河长江源电特派记者胡宇轲文/摄

  <责任编辑:张焱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