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素质教育他搞了二十多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10:39 新文化报

   李元昌简介

  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

  1966年起,在榆树市秀水乡腰围子村小学当民办教师。

  1979年,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返回家乡,任秀水乡中学语文教员。

  1983年任秀水乡第二中学校长。

  1999年调入吉林省教育学院工作。

  现为省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教授,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1988年4月的一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擂台赛在榆树市秀水二中和省内四所名校之间展开,秀水二中的一个班和四所名校同年级一部分学生用同一套语文综合试卷测试。几天后,成绩出来了,出题的教研员和专家感到震惊,这所普通乡村中学的这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仅比一所名校低0.1分,比其他三所名校高出了10分~20分。

  这场擂台赛让秀水二中这所普通的乡村中学名声大噪,而擂台赛的深层意义在于引发了全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点燃这场改革引信的人就是时任该校校长、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李元昌。2005年,国务委员陈至立看了关于李元昌的报道后作出批示,要求教育系统总结李元昌的教育思想和有效做法,并在全国城乡推广。

  选择

  大学毕业后,他坚决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秀水乡是李元昌的故乡。

  1966年,作为民办教师的他第一次登上村小的讲台。看着孩子们破旧的衣裳和迷惘的眼神,李元昌心里有些酸,“孩子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环境,我一定要尽力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这是他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个想法。

  和孩子们风雨相伴11年后的1977年,李元昌考入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两年后毕业时,所有的学生都想方设法留在城里,李元昌却在分配志愿书上填上了“回本县本公社本大队”。当他知道自己被分配到榆树师范学校任教时,他主动提出和另一位同学对调工作,他回到秀水乡,当上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

  “有人说我傻,可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也最了解农村。我认为,农村比城市更适合我。”

  坚持

  

  面对空荡荡的教室,他卖掉自家养的肥猪,给学校买来教学用品 40年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多少,李元昌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他仍能感受到这片洒过他无数汗水的土地的温度,还能记得这里留给他的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他记得当年,腰围子村的同学到秀水镇里去上学,每天来回要走上20公里的土路。当有学生要辍学时,他一遍一遍地去做家长的工作,顾不上贪黑起早,在他的建议下,乡里又成立了一所中学。

  他还记得当乡里要撤并秀水二中时,他几乎踏破乡政府、县教育局的门槛,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最后终于保住了这所学校。

  他也记得他刚任秀水二中校长时,面对着空荡荡一无所有的教室,无奈之下他卖掉了自家养的肥猪,给学校买来了教学用品。

  李元昌说,他从来没有后悔过。正因为他的坚持,秀水二中和村里的小学合并了,办成了一所很像样的九年制学校。

  改革

  数学题印到作文卷上,训练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许多人心中的答案都是“考试”。然而,早在20多年前,李元昌就提出教学应该与提高当地的生产力联系在一起。他常常告诉学生,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上大学,如果将来能成为一个科技型的农民,一个劳模,一个小发明家,那就与考上大学一样成才了。

  李元昌是语文教员,他又是如何把教学与生产力结合在一起的呢?具体说,他不是让孩子们死记硬背课本,而是教他们本领。

  “一次作文试卷上,李元昌老师出的作文题竟是还没学到的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同学刚一看到时还以为老师印错了,仔细一看要求,才知道老师让写一篇说明文。”李元昌多年的同事吴志超说,物理、生物、化学的内容都曾是李元昌的作文题。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