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高校分配改革需要除掉两种旧有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00:02 红网

  日前,教育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谢志敏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中国高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已占2/3以上。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将进行大幅度改革,改革后的收入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新京报》)

  当前的高校收入分配模式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官大于学和论资排辈。官大于学是指总体而言大学行政人员的收入高于教学人员。教授在很多高校的待遇相当于处级干

部,但教授掌握的各类资源明显不如处级干部。一个具有实权的科研处处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控科研资源的校内分配,一个基建处处长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校园建设的项目委托权力,涉及资金可能过亿元,而且,这些人在高校的政治地位和在公共场合的社会地位远高于一般教授。因此,官大于学的改变不是通过改革高校收入分配模式所能解决的,它需要改革高校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法则。只要行政人员掌握着教学与科研人员的资源分配,后者的收入就不可能高于前者。

  此外,通过简单的分配制度改革,也无法消除论资排辈模式的分配弊端。当下的高校收入分配以及福利分配,一切都是以职称为核心的。也就是说,再有水平的讲师在大学内的账面收入都不会高于副教授。但是,职称评定是论资排辈的,需要时间年限(虽然有破格晋升的规定,但为数极少)。由于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步伐,某些教授十几年都是一本授课笔记,每学期在课堂上都是讲相同的案例甚至是笑话。而且,由于其研究惰性的增长导致其科研能力远不如一个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讲师。可是,在教师收入以职称为核心的分配模式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与教授的收入差距巨大。这表明在职称评定占据主导地位的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果不以职称改革为前提,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景肯定不容乐观。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关涉到高校教师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中国高校是否能够塑造辉煌的未来前途,毕竟,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生存条件的现实制约,而分配模式的合理性与公正性无疑会影响到高校教师工作的心态与作为。进行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举动无疑是积极的,但必须看到与此关联的复杂性:只要不废除官大于学和论资排辈的分配弊端,高校收入的公平与公正将会继续受到考验。

稿源:红网 作者:北平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