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交车街市上流动的风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06: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公交车街市上流动的风景
20世纪20年代末广州街头的公共汽车。
公交车街市上流动的风景
今日高大的新式空调巴士。
公交车街市上流动的风景
20世纪40年代初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的交通岗。
公交车街市上流动的风景
收藏在越秀山镇海楼上的通道式电车。
公交车街市上流动的风景
1966年的“公用月票卡”,售价8元,免相片,凭机团单位证明购买,可多人公用。
公交车街市上流动的风景
1966年的“普通月票卡”,售价5元,贴相片,只限本人使用。史料记载,广州公路货物运输始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是年,广州建成长堤大马路,稍后东堤二马路等相继兴筑建成。1907年又建成了通往郊区沙河的东沙马路,板车运输方式应运而生。随着公路的发展,人、畜力板车,三轮车货运逐渐代替了人力挑运,成为了公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自20世纪初起,手拉车、出租车、公共汽车在广州相继出现,一个世纪以来,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登台、表演、退出、重新亮相……为我们不断上演着一台气势恢弘的历史好戏。

  策 划:赵 洁 李 倩

  撰 文:许俏文

  通讯员:陈 阳 曾绵绵 黄伟芹

  摄 影:王维宣

  从“车仔”到

  首部公交车

  19世纪末广州出现了人力手拉车,早期的手拉车是从日本引进的,又称“东洋车”,广州人也习惯称之为“车仔”。1921年,人力手拉车组建营运公司。那时,市经营人力手拉车的公司有利源、协安、大益、安乐等十多家公司,拥有车辆200辆,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当年,公共汽车尚未普及,与之相比人力手拉车可按路线门牌接送,更为方便,所以手拉车维持很长时间,成为市内主要交通工具。

  几年前,广州市侨办对全市华侨文物进行全面调研时发现,二十世纪初,广州就有的士雏形,全国最早的的士公司出现在广州。广州第一家公共汽车公司也是华侨创办的。1915年,马来西亚的归侨司机和华侨集资在香港购买旧汽车回广州,改装成出租小汽车,俗称“野鸡车”,成为当时广州市唯一的机动交通工具。1919年,美国归侨伍学熀、伍籍磐等人,以港币180万元的价钱,从市政公所购得专营权,成立广州电车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后铺设了一段铁轨,但由于向国外订购的车辆设备未能依时运到等原因,没能实现有轨电车的行驶,后因经营管理不善,被迫停业。

  1927年后,广州市内马路四通八达,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夕,华侨在广州交通业的总投资额近900万元,数目最多的要数投资于市内公共汽车业,令广州交通业发展很快。

  广州市内公共汽车客运创办于1921年。当时,广州市政厅试办市内公共汽车运输,有4辆汽车,共设6站,每站收铜元8枚。此后逐步扩展,线路逐步增多。1922年,加拿大华侨蒋寿石筹集侨胞资金,创办广州市第一家公共汽车公司。当时有15辆8座汽车,但经营一年多就亏损了两万多元。到1933年,市内有公共汽车96辆,公共汽车线路增至13条,从东山至西关黄沙、荔湾,从广州河北到河南都有公共汽车行驶。《广州市志》记载:“民国24年(1935年),公共汽车增加到117辆。车头部位设有安全门,由于当时车辆均靠左行驶,其上下门设在车后左边。”到1936年,市内公共汽车增至15条线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州共有私营公共汽车240辆,行驶市区内12条线路及郊区线路。1949年11月,广州军管会车管处收缴国民党绥靖公署一辆公交车,作为建国后第一辆国营公共汽车运行,以后陆续将旧货车改装成公共汽车。当时的公交系统可称之为五花八门。人力手拉车、脚踏三轮车、被人称之为“火柴盒”的公共汽车以及出租小汽车参差竞行。经营方式有私营、国营、公私合营等。

  公交变迁的吉光片羽

  自第一辆国营公共汽车运行后,1952年9月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主要从事市内营运。“一汽”二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尹少峰在“一汽”工作了大半辈子,他见证了广州公交业的发展历史。在他的介绍下,一张广州公共汽车发展的世纪变迁卷轴逐渐在眼前铺开……

  “市虎”:事故频发勒令停驶

  1920年,广州开始有搭客车行驶,同年广东电车股份有限公司从加拿大购进一批旧铁轮货车改装成搭客汽车,行驶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一线。由于质量低劣事故频繁,超额滥载,冲上人行道撞倒行人、撞塌街边房屋墙壁之事不断发生。市民畏惧万分,称之为“市虎”。1923年6月,“市虎”被市行政委员会勒令停驶。

  “加拿大”:行得快 好世界

  广州人喜欢说:“行得快,好世界”,这句俗语正是源于早期商办汽车公司的一个宣传广告。20世纪20年代初,加拿大华侨蒋寿石等人集股创建广州最早的公共汽车公司,开展商办长途搭客汽车以及承办市内公共汽车业务。1922年,蒋寿石购置了15辆8座汽车。开始了汽车与“车仔”的竞争。为了保护人力车夫的基本生计,政府规定汽车的总数维持在10辆至15辆之间,每车可载乘客30人左右。早期只设一条线路:由财厅前经惠爱路到太平南、普济桥到西濠口止。扬手即停,无论远近,车资都是白银1毫。

  当时汽车公司在宣传中编了一首方言广告歌:“搭上加拿大,快趣好世界;行路摩得多,车仔无口甘快;一粒银之马,快搭加拿大”(意指“加拿大”又快又便宜)。当初的公共汽车由旧货车改制而成,加个顶篷,设两排长座椅,上车不分远近,每人收白银一毫。对于这样的新鲜事物,人们不知应该如何称谓,就依据当时汽车公司在车身两边挂的广告横幅“搭上加拿大,快趣好世界”,直呼其为“加拿大”。由于广告歌朗朗上口,流传很快,慢慢地更演变为市民嘴边的俗语:“行得快,好世界。”

  “火柴盒”:木质车厢烧炭发动

  1946年11月,广州时代公共汽车公司成立,拥有汽车156辆。这些车辆都是用美、英、加、日等进口的杂牌车改装而成。车厢是木质的,颜色上半部为奶黄色,下半部为深绿色,以木炭为发动机燃料,很容易发生故障。由于此车是木质车厢而且车身短,所以市民形象地将它们称为“火柴盒”。

  据了解,早期的“火柴盒”,每车员工8人,分两班制,每班4人(一个司机、一个助手、两个售票员)。车分前后门上落乘客,车门是推拉式的木趟门,由售票员人工拉动。驾驶室与车厢之间也是用木趟板隔开,车厢内设有木板硬凳,有靠背,两人一排,有座位20个,连站位可载客40人左右。

  “依卡路斯”:杂牌军中领风骚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薄弱,公交车事业还没走向正轨,那时广州市只有60多辆东拼西凑的杂牌车。1954年,广州从匈牙利购进首批“依卡路斯”客车44辆,次年购进12辆。195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从各机关团体单位抽调40辆交通车,拨作公共汽车参加营运。翌年,首批2辆采用国产解放牌货车底盘改装成的公共汽车参加运行,从此广州公交车开始使用国产车,不断扩大发展走向正规化。

  “通道”:庞然大物不灵活

  “通道”又称“铰接式”公共汽车,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广州的马路上。随着城市发展,广州客流量增加,乘车出现紧张现象。当时,为解决公共交通问题,广州市客车装配厂推出了这款长达14.2米,实际是由两节车厢组成的公共汽车。这种车可装载150多人,是“火柴盒”的4倍。但这种车由于车身过长,占地面积大,跑不快不够灵活等原因,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被淘汰。

  双层巴:高高在上满街行

  1987年,广州市公交部门从香港引进双层公共汽车22辆,于11月4日开始在市区3条线路上营运。双层巴士载客量比单层车增加57.7%。今年1月30日,最后一辆广州自产、在广州市区运营的双层公共巴士,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被广州博物馆收藏。

  空调巴:全国领先 凉爽舒适

  1994年6月,广州市一汽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202路空调公共汽车,被称为羊城公交史上的里程碑。接着,广州市电车集团推出了全国第一条空调电车线路103A。如今,干净舒适的空调巴士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已随处可见,炎炎的夏日,市民出行可享受阵阵凉风。

  谭福荣:

  公交三十年 旧车换新颜

  57岁的谭福荣在“一汽”工作了将近30年,做过售票员、司机、教练,是公司里最富经验的老司机之一。对于近30年的开车经历,头发已斑白的谭师傅无限感慨地说:“完全不一样,今非昔比。”

  1978年底,谭师傅作为知青回到广州,起初在“一汽”做公共汽车售票员。“别看售票员只是收钱给票,其实一点都不简单。首先是要勤快地在车厢里来回走动,向乘客售票,有时人多,经常都挤得满身大汗;其次是一只手要拿着至少5叠票,还有硬币、纸币等,非常讲究技巧。”谭师傅说,以前的车费都是按路段收的,分为4分、7分、9分、1角1分和1角3分五种,每种票都要拿一叠,再加上收到的钱和找回给乘客的零钱,通常售票员的一只手抓得满满的,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不然一不小心票和钱散落在车厢里就很麻烦了。

  新手上路 开“火柴盒”

  1979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谭师傅被单位推荐去学开车,经过学习和实习后,谭师傅终于可以自己独立开车了。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在做司机的第三天竟然有幸开了一回当时的公交老爷车——“火柴盒”。

  虽然只是一个来回,但那段难忘的经历足以让谭师傅回味至今。“当时开的是20路,从赤岗到仑头。刚上车的时候觉得很新鲜,因为车厢全是木头做的,有两排横向的长凳子,驾驶室和车厢之间有木趟门,车门也是木趟门,乘客上车后,售票员就把木门拉上,然后将木门上的一个铁钩钩住车身的一个铁环以免车开动木门滑开。” 谭师傅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火柴盒’上有两样非常有趣的东西,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一是车本身没有方向灯,只在车头的右边玻璃上设置了一个红色的箭头,车直走的时候箭头朝上,转弯的时候就分别由司机自己去拨动箭头往左或右。实际上这个指示箭头只能让迎面而来的车辆看到,后面的车就看不到了。但那时的马路上车很少,所以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二是没有汽车喇叭,只有一个简单的橡皮小喇叭放在方向盘旁边,司机需要时就用手挤压小喇叭后面的软皮球,发出‘哔哔’的声响。事实上当时也很少需要用喇叭,因为马路上车少人少,通常是靠站的时候按两下以提醒乘客。”那辆“火柴盒”本已非常残旧,而且不适合时代的需要,谭师傅开完后车子很快就被淘汰掉了。“当时已经很少见到‘火柴盒’,而且只开了一次就淘汰了,那次的经历更加珍贵。”谭师傅笑着说。

  前后车厢 暗语联络

  后来,谭师傅陆续开了一段时间“拖车”和“通道”。谭师傅告诉我们,这两类车实际上都是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拖车”的连接处是铁杆,而“通道”则通过一个风箱连接,相比之下,“通道”要比“拖车”更加安全和容易操控。“那时两节车厢各安排一个售票员。由于车身比较长,乘客太多,后一节车厢的售票员的话通常都无法传达到司机耳朵中,所以售票员就通过按铃来告诉司机后面车厢的情况。”那时的售票员都必须掌握一套特殊的“暗语”和司机沟通,铃声的长短和按下的次数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如“一短”是“有乘客下车”;“两短”是“请关门”;“一长”是“车上有特殊情况或危险,司机停车”等等。

  由于“拖车”和“通道”车身过长,车辆转弯时,行人或骑自行车的市民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两车厢连接处,甚至卷进去,非常危险。因此,那时没到拐弯或靠站的时候,售票员都会伸手或伸一面小红旗到窗外,提醒路人要注意车辆,有时还用手大力拍打车身,高喊“睇车睇车”,成为当时马路上一个独特的景象。

  交通高峰 人手控灯

  “以前不仅公共汽车设备没有现在完善,交通指示牌和交通灯也非常简单。上世纪80年代,广州市的车辆比较少,路面也比较简单,整个广州河南地区也就只有不到十个交通灯口。平时交通灯都不会亮,车辆可以随意行驶,只有到了上下班高峰期,才会看到有一个交警坐在路边一个角落的岗亭里,根据马路上的实际情况来人手控制交通灯。”

  谭师傅说,现在开车跟以前开车最大的不同是以前体力上的压力大,现在则是精神压力大。以前马路车少人少,不像现在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不留神就出事,但以前开车在体力上的消耗比现在大很多。“以前车的方向盘都比现在重很多,遇到一些角度比较大的拐弯,司机要使劲全力去打方向盘,有时甚至整个人站起来转方向盘,非常耗体力,那时每天下班回到家都好像脱了一层皮似的,累得动也不想动。”

  “早期的车不仅没空调,连风扇也没有,司机在车头开着车就像焗桑拿,大汗淋漓,全身湿透。尤其是发动机前置的车型,驾驶室的温度达到40多摄氏度。”如此辛苦的环境下,那时司机都有两个特征:一是“左手黑”,由于长期日晒,司机的左手明显比右手黑很多;二是“右腿没毛”,因为右腿比较靠近前置的发动机,在长期高温炙烤下,右腿的腿毛都较左腿稀少。

  谈笑间,谭师傅无限感慨:“公交车开了近30年,30年来,马路变宽了,汽车变漂亮了,开车也变得舒服了。虽然已经是个老司机,但我还是时刻都提醒自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希望三年后退休时,能为自己驾驶公共汽车的经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