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泓揭开佛陀神秘面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12:21 长沙晚报

  本报讯(记者王 金文)昨日上午,虽然天空下着濛濛细雨,但得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泓要在省博物馆开讲座的市民们还是一大早就赶到了现场,来聆听他讲述佛陀世容。而杨教授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让参观了“走向盛唐《国宝大展》”的观众对佛陀真容产生了极大兴趣,也有了深刻了解。

  杨泓说,大约在公元前6至5世纪,佛陀在今尼泊尔境内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在东

汉晚期,佛像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这时期的佛像在今四川境内被大量发现。由于佛陀是盘腿而坐,脚心向上,这种坐姿在汉代被看作不合礼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佛像看不见脚的原因。而在当时,佛教还没有在民间广泛传播,佛陀也还只是被看作从异乡来的神仙。到了三国时期,随着佛教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佛陀开始出现在金瓷器上面。到了南北朝时期,佛陀的面像开始圆润,并且有了笑意。梁代的佛陀开始丰腴,两边还出现了胁侍,更出现了石材很好的汉白玉像(透雕);北齐时,佛陀已经细腰,肩宽,衣纹渐少,彩绘增多。杨泓说,今天留下来的佛教艺术虽然大多在北方石窟,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当时作为整体中国的一种精神风貌。无论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还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并不相同。

  今天上午,杨泓还将在省博物馆举行一场讲座,讲述虞弘墓及其背后的故事。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