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时:倒扁运动成败未知历史定位已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13:23 人民网

  人民网9月10日电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说,“做为‘国家’领导人,你时时刻刻要想到的是:对你的‘国家’、对你的人民做什么最有利。”“百万人反贪腐静坐运动”昨日展开,总指挥施明德宣示陈水扁不下台,运动不终止的同时,开宗明义再一次呼吁陈水扁,“聆听人民的声音。”

  社论说,无庸置疑,“九九运动”有可能成为台湾六十年民主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

碑,它可能改变台湾现阶段僵滞沉闷的政局,更可能改写台湾的民主运动历史。特别是在政党轮替后,蓝绿对抗六年以来,任何政治运动无可避免地壁垒分明,这次运动进场者不带任何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旗帜,包括党旗、乃至台湾“国旗”,其用意无非是在告诉执政者,台湾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对是非价值的选择和坚持,不是任何统“独”、蓝绿可以切割的,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可以做为贪腐者的防护盾。

  运动成败是否如此轻易定夺,当然未必如施明德所言,“一坐下来,胜负已定”。不要忘记,从2004年的“3.20”到“3.27”(“3.19枪击案”后,陈水扁获得连任,在野党不满选举结果,集结抗议),凯达格兰大道集结的群众,远比九九首日更多,却未改变任何既成事实。但这两次群众集结却有很大差别,“3.27”被定义为泛蓝群众不接受选举结果,“九九运动”与选举结果无干,集结的不是蓝军动员而来的支持群众,而是自动自发的倒扁群众。

  社论指出,9月9日南下官田老家的陈水扁,乃至绿营“院”、党高层,对这场运动始终定位为“夺权之争”,甚至在台“高检署”查黑中心说明“国务机要费案”若干侦办进度、陈水扁承认确实借用他人发票核销之后,还以“怎么可以因为爆料就要求‘总统’下台”搪塞。很抱歉,事态的发展,已经远远不是“爆料”可以回避。

  “九九运动”开始的第一刻,即使遭到莫大压力,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还是坚持不介入运动,但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让运动退场”,因为国亲蓝营五月推动罢免陈水扁案失利,马英九提出由绿营在“立法院”提出二次罢免案,让倒扁民气从街头回归“立法院”,这个意见被绿营讥为“吃豆腐”,又被民进党主席游锡堃指为“夺权”。但是,马英九依旧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呼吁:民进党人站出来,为什么?因为他不忍看到民进党就这样垮掉,民主政治需要政党相互竞争、监督;因为他不忍心看到台湾继续空转一年半;因为他不忍心看到静坐群众坐到无奈而“逸出法律”。

  “不忍心”其实应该是执政者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施明德所说,“‘国家’领导人要时时刻刻想到做什么对‘国家’人民最有利。”很遗憾,从群众运动起家的民进党,面对九九呼唤的反应,“府”、“院”、党俱然,都是“严惩暴力”、“不容脱序”。他们忘了:当年民进党和支持者也曾为理想走上街头。

  社论最后说,“夺权”之想,施明德没有,因为他已把九九做为人生最后战役;马英九则不必,因为他大可轻轻松松等2008年“总统大选”,而且,根据马英九的建议,罢免陈水扁成功,继位者也不会是他。权力,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做为领导人,如果不能把人民摆在最前面,思考的永远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权力,这样的领导者是不及格的;而如果领导人连对人民最起码的“不忍心”都没有,人民也只能走上街头呼喊:“下台”!

  运动究竟会如何延续?如何收场?群众坐下来了,却依旧没有答案,凯道群众、社会气氛、和掌权者的进退势将相互影响激荡。掌权者或许相信,只要自己不下台,他就成功了。但历史不会这样记录,历史将会一笔笔写下掌权者面对人民声音时,谦卑或傲慢的嘴脸。这就是施明德的信心:运动在历史纪录中绝不会失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