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停水恐慌事件我们要反思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0:06 红网

  从9月5日开始,福建福清市区连日停水,引来了公众的种种猜疑,甚至投毒等谣言四起。停水事件发生后,当地启动了两个应急预案:一边加紧修复,一边出动水车送水。即便如此,水仍有无限的缺口,除了居民,福清很多企业、酒楼等行业都在疯狂抢购纯净水。令福清市民觉得纳闷的是,停水后,大伙儿为何没有被及时告知要停水,而是在一天后,甚至在停水4天后的昨天,他们才先后从电视、报纸上得知了停水真相。(《海峡都市报》9月9日)

  相信这类新闻在不少城市都发生过,比如说最近的禽流感事件。而近年来最著名的莫过于“非典”事件了。它们都在不断敲打着城市的脆弱神经,也拷问了城市的应急素质和能力。为什么这种现象总在不时发生,在这样的一场事件过后,从社会生活的深层层面上,我们需要反思什么问题?今后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应对能力,化解突发的公共危机?

  反思一:政府要有得当的应急机制。这次事件,给我们提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把提高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来做。虽然福清市相关部门在停水之后,启动了两个应急预案,但自来水公司自以为水管爆裂可以当晚解决,而不对外发布消息。这种掉以轻心,恰巧漏掉了最关键的应急措施:及时发出权威声音解释情由,稳定民众的情绪,进行有组织的应对,维护市场和社会生活秩序等,致使谣言四起,人们疯狂抢购纯净水。

  反思二:当恐慌出现时,正面的解释更有力量,才会有更好发挥。但这时候,我们往往面临一种难堪。应当说,我们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公信力本来就不高,这样就很难在面对公共危机时,使消息具有更强的权威性。福清停水几天后,当地相关部门和电视台才作出解释,却让少部分市民提出进一步的质疑,甚至怀疑“电视的解释是假的”,无形中也在拷疑当地媒体的公信力。

  反思三:“谣言止于智者”。所谓智者,应该是有较强判断力和素质的人。但智者的前提是“信”,有信息才能有信心。当民众对实情一无所知,甚至感觉被蒙蔽欺骗时,难免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而当事实拨云见日,一切都展示于阳光下时,公众才会相信政府,相信媒体。对于突发事件尤其如此,知情权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破除谣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次福州停水事件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停水次日晚上,福清当地的电视台报道了为何停水的信息后,大多数人相信了电视上所说的,“由于水管被冲断,目前在积极抢修中”,才使得谣传有所冲淡和缓解。

  反思四:转型时期社会心理的脆弱。有专家指出,我们正处于高风险的社会转型期之中,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周围的制度安排充满着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存在着诸多不安和躁动的因子。特别是近些年来,社会的两极分化在不断加深,相当一部分人的社会挫折感在上升,应付突发事件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都比较弱。所以,普通市民,特别是底层民众更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这点,对于政府而言,则要在处理公共危机中,把握和判断普通民众的特殊心理,以便作出准确而及时的决策。

稿源:红网 作者:叶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