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是亨廷顿惹的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2:24 东方早报

  五年以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在“后‘9·11’时代”,这个世界是否变得安全?而就在上个月,英国警方侥幸挫败了一起堪比“9·11”的恐怖袭击阴谋。联想起2004年发生在西班牙的“3·11”恐怖袭击以及2005年英国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人们至今心有余悸。

  显然,“政治”原因不足以解释“人体炸弹”为什么心甘情

愿去送死。他们并不从事政治,并不缺衣少食甚至自由,他们更多是为了观念而战。为此,将人类解释为“语言或者观念的动物”,或许更能接近事件的真相。

  然而,很少有人相信自己是语言与观念的奴仆。人类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语言的绝对主宰———我们设置了语法,有统一标准的字典可供查阅,倘使有人写错了字,我们会像弹簧复位一样立即指出他错在哪里。一切如此透明,谁能想到其中有咒语,会缠住人的灵魂?

  早在1993年,亨廷顿因推出“文明冲突论”赚取了盆满钵满的名声。该理论本意在提倡各种文明间应理解宽容。然而,当这种理论开始在学界、政界与社会上流行时,一方面,就像“木乃伊归来”一般,复仇者迅速通过文明冲突论完成招兵买马;另一方面,下流政客会拿它来掩盖不三不四的政治,老百姓会不明就里地上街或远征。

  不可否认,追求现在与未来的幸福与自由,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存在并且不断走向融合的一个大前提。在此过程中,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文明发生冲突,因为任何文明,无论它具有怎样的“文化例外”,它都属于人类文明本身,没有哪个文明是孤绝一块。历史同样证明,那些以文明冲突标榜的战争,本质上都是“不文明的冲突”,是“利益的冲突”。

  《制造的事实》一书的作者、著名心理学家瓦兹拉维克博士举例说:某年加利福尼亚报章说汽油将短缺,于是当地人疯狂加油,一夜之间便造成了短缺———原本不会发生的恐惧变成了现实。根据瓦兹拉维克的理论,我们可以推断,当“文明冲突论”变成一种时尚,当人们把对现实的描述当成现实本身,原本没有冲突的国家或文明也得造出冲突来。世界历史上不乏小事变成阴谋论,直至酿成大悲剧的事件。从此,冤冤相报,恶性循环。很多时候,人类苦难与悲剧就是这样被一层层解释出来的。

  有个笑话同样解释了瓦兹拉维克说的因果倒置:一个推销员来到乡下,对当地人说,你们得买个防毒面具。没多久,附近盖起了个工厂,许多有毒气体从大烟囱里冒了出来。于是大家找推销员买防毒面具,称赞他的预言准。当问到冒烟的工厂生产什么时,推销员说,就是生产防毒面具的。

  这位推销员似乎谙熟所有政治操纵的密码,如果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他可能会当选国家元首。谁能否认,军备竞赛便是在不断的预言中完成的“预言实现”?

  “9·11”事件后,正是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引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国家的强烈不满,以至于“文明冲突论”像“诸神渴了”一般,在嗜血的掌声中继续兑现“自我实现咒语”。

  回顾人类历史,所谓“文明的冲突”,归根到底都是些“不文明的冲突”,它们无不见证人性的弱点。而真正的文明,当崇尚自由与幸福,崇尚世界的多样性,而绝不是“惟我独尊”的霸权主义,也不是“孤芳自赏”的封闭主义。无休止的打斗写就的人类的故事,只会浪费人类的光阴。

  假如一个文明能尊重另一个文明,假如每个国家都将自己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一角,世界上便不会有以“政治世仇”或“文明世仇”冤冤相报。惟有文明和解才能消灭恐怖主义赖以寄生的“不文明的冲突”。

早报欧洲特约撰稿人 熊培云 刘景 任大刚 单雪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