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何发不出“安徽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4:29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一年白白浪费六十亿

  安徽的产棉能力与纺织经济总量分别居全国第6和第10位,6500多万人口年服装消费需求高达300多亿元,但服装产业却很贫弱,本土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足3%%,庞大的内需市场被外来产品占领。

  据省服装商会副会长叶梁介绍,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失去对纺织服装行业的监控与引导,我省服装行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省内为数不多的规模服装生产企业仅处于勉强维持状态,且大多还只是外贸加工性质。这些企业因财政无力拿钱补给出口退税,影响了大量出口。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一份统计公报显示,1995年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年工业产值5530亿元,占全国的18.7%%,而安徽只占全国的0.76%%。2006年1~3月,浙江纺织服装出口额583903万美元,安徽只有23844万美元,仅为浙江的4%%。

  至今我省没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市场,省内大都只是规模不大的二、三级市场,90%%以上的经销商从周边省的一级市场批发进货,仅直接进货成本就增加了20%%,每年浪费掉60亿元。

  白马服装城董事长汪登厚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历史积淀,缺乏产业支撑,缺乏政府扶持,安徽十几年来一直未能形成品牌服装市场,加之服装经营者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及市场适应性,已使他们习惯于在一些低级的市场经营,在这种情况下,要打造服装大市场,兴起服装大产业,培养本土知名品牌,是很难的。

  九年听不到“安徽声音”

  2004年以前,只有“帅气”、“宛玉”等几个品牌在国内服装界发出十分微弱的“安徽”声音。

  2004年6月,在深圳召开的全国服装工作会议期间,中国服装界一位资深人士对叶梁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9年啦,我始终听不到安徽的声音。”

  “2005年7月之前,安徽服装业从未提出一个发展规划。如此甘于寂寞,是我们来安徽发展之前始料未及的。”叶梁说,从文化上说,服装可以说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一个城市缺少时装文化,就无时尚与品位。从经济上说,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赋予了服装行业更为鲜活与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服装已不仅是个朝阳产业,它是个永恒产业。事实上,一套品牌西服的附加值甚至超过一台冰箱,服装行业的高利润率,令其他行业艳羡不已。眼下安徽将工业发展的眼光盯着加工制造业,却忽视对服装产业的规划与扶持。

  十年流失五十万人才

  上世纪90年代,在“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政策引导下,我省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劳动力大量向江浙、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如今,江浙、广东等地的服装行业有50万安徽技术劳动力,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知名服装企业的中高级主管。

  叶梁说,他在浙商大会上发现参会的服装行业高管中安徽人占20%%以上。汪登厚说,他在北京服博会期间了解到,北京七大服装市场的大商家以安徽人居多,几乎控制北京各大市场交易量的50%%以上。

  “可是,安徽服装业在国内未有一席之地,这不能说不是件遗憾的事。”一谈到安徽服装业的现状,叶梁先生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我省长期以来以劳务输出大省自居,10年输出使服装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已成为服装业发展致命的“硬伤”。“人才的短缺是难以弥补的。如果没有庞大的服装产业技术大军,要想做大做强是很难的”叶梁说。

  百年不遇机遇何以承接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和“用电荒”现象十分突出,这已使服装、制造等传统产业“移师内陆”之心十分迫切。

  汪登厚告诉记者,他设在上海的一家服装厂不仅出现“招工难”,还常出现“用电荒”问题,对海外订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损失了700多万元。

  目前,中部地区服装产业都比我省强,如武汉有上万家服装生产企业,江西的羽绒服、山东针纺、郑州的裤业等均名闻天下,年产值达几十亿元。所以说,服装产业“梯度转移”是否花落安徽,目前还是个问号,这是值得政府和业界深思的问题。

  中部一些地区在服装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促进机制,如郑州市政府成立了“女裤领导小组”,杭州市政府成立了“女装领导小组”等等,而安徽服装产业环境十分弱化,服装生产与品牌化经营模式仅靠企业自身单打独斗来完成,政府少有支援,也未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2005年,全国服装商会的许坤元先生在会议期间对叶梁说:“安徽服装产业如果再不抓的话,将失去百年不遇的大好机遇!”

  就在这次会议之后,安徽服装商会会同政府及业界,对省内及国内服装行业进行了基础性调研,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安徽服装行业蓝皮书》。

  “商会就是‘引擎’”,我们力求通过商会工作来激活市场、激活政府、激活企业、激活各种要素,来应对‘梯度转移’。”叶梁认为,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但要成功承接,需要包括政府、业界做很多很多的工作。

  “市是灵魂,场是载体。”这是汪登厚提出的观念。他说,“当下我们迫切需要‘突围’,突破口是‘建市’,即建立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服装市场,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之成型、成活、成熟。别人的市场成长了20年,我们实在走不起这个老路了,所以,在发展问题上我们要高度浓缩时间。”

  眼下,安徽服装商会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大做强安徽服装产业”的积极倡议中,呼吁政府在大力引进服装生产企业落户安徽的同时,给予服装产业更多的政策层面上的关注与支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