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坚守良知和底线 媒体责无旁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5:4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评论员 冯雪梅

  大众传媒无所不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人能摆脱其影响,青少年尤其如此。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传媒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早在3年前,中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就达到了94.8%;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今年预计超过1.6亿,其中青少年占据很大比例,约有13%的青少年网民,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8小时。另一方面,由

于他们的价值观念尚在形成之中,更容易被大众传媒所表达、倡导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道德理念所引导和教化,也更容易遭受不良信息与观念的误导和侵害。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也是其接受社会规范、文化传统、形成自我意识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在为青少年提供信息、资讯、娱乐、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可以说,大众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怎样的“产品”与服务,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拥有更为开放、更为广泛的空间的同时,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媒自身定位,也从权威的宣传者,变为资讯产品和娱乐服务的提供者。一边是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与日俱增的对传媒的倚重和依赖;一边是争取销量、收视率、点击率、广告额的生存竞争。在应该承担的责任与追求利益之间,媒体需要作出权衡与选择。

  于是,在市场和利润的双重压力之下,就有了吸引眼球的恶搞、爆炒;有了迎合低俗需求的暴力、色情;有了为迎合客户意愿的不实广告、虚假报道;有了充斥着凶杀、畸恋、贩毒、斗殴的刺激的新闻。有的媒体津津乐道于毁尸灭迹案件的细节,不惜“情景重现”,用纪实手段逼真演示案发的全过程;有的媒体刊载艺人更衣照、走光照,大爆绯闻隐私,被读者喻为“八卦”报刊;有的网站,以各式各样刺激暧昧、耸人听闻的广告语,诱惑人点击进入……

  置身其中的青少年,首当其冲被误导、被伤害。纪实片对犯罪过程细致入微地展示,有的青少年就依法炮制,制造类似案件;杀人不眨眼的网络暴力游戏,也让一些青少年混淆了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的界限;色情网站的点击者中,半数以上是青少年……在对雷锋、董存瑞的恶搞中,既定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和颠覆,正直无私、助人利他等传统美德不再受到推崇,是非对错变得界限不清。

  如此种种,怎能不令人忧心忡忡?

  在《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的一项联合调查中,有89.5%的受访者认为,不良舆论环境混淆了青少年的是非观、价值观;有72.8%的人认为,不良舆论环境使年轻人沉溺于电视、网络,耽误学业;有70.5%的人认为,不良舆论环境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

  当青少年成长的环境被色情网站、暴力网游、恶俗影视剧、虚假新闻充斥和包围之时,他们如何能明辨是非、正直善良、健康成长?

  不错,大众传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寻求生存之道,但是,作为社会正义、良知和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它们更承担着道义和责任。

  将满足市场需求作为主要目标的大众传播理论,曾在西方传媒界占有一定地位。但实践证明,以色情、猎奇和骇人听闻为主要内容的媒体,并没有成为主流。并且,随着媒体竞争和自律意识的加强,大众传媒更多地强调着自己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接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和控制。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文化传承者和新一代公民,青少年接受怎样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他们在怎样的舆论环境中成长,大众传媒教给他们什么、向哪里引导,将决定未来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变革和制度构建。

  所以,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力,绝不是提供“产品”和服务那样简单。在迎合低俗、吸引眼球、获取经济利益之上,有良知、道义、操守和责任,更有对文化的传承,对建立在优秀传统道德伦理基础上的价值观念的坚守与弘扬。

  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为青少年积极向上努力进行文化创新,媒体责无旁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