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权不中立,听证会还会开成“涨价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7:48 正义网-检察日报

  

公权不中立,听证会还会开成“涨价会”

  山东政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 李克杰

  “不能听与不听一个样,把听证会开成‘涨价会’,国务院法制办正抓紧起草指导听证工作意见,以进一步规范听证制度。”这是国务院法制办秘书司司长李岳德在无锡法治

建设论坛上透露的消息(据9月7日《中国青年报》)。

  近几年,伴随听证会的不断增多,社会对听证会的诟病也日益升级。主要焦点就是听证会异化成了“涨价会”,听证会完全成了某些垄断行业产品和服务涨价的“通行证”和“橡皮图章”,使听证会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百姓对它已经失去信任。

  听证会制度不健全,规范不完善,是听证会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务院法制办起草指导性工作意见,进一步规范听证制度,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举措。但笔者认为,仅仅规范听证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使听证会异化为“涨价会”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权的不中立,政府的决策权往往受利益左右,甚至直接与利益相联系。

  很显然,在公权不中立,政府立场不超脱的情况下,要想使听证会不变为“涨价会”,就等于让政府自己“割肉”,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比如,水、电、暖气、煤气、公交、铁路、航空以及公园景区,都是垄断行业甚至公用事业,它们的价格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相关行业的赢利水平,还不同程度地关系到政府收益或补贴水平。也就是说,主持听证部门特别是最终决策的政府与听证的事项,有着极为密切的利益互动关系。如果听证后不涨价,则意味着政府损失收益或加大投入,而如果听证会如期涨价,则意味着政府扩大收益或减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政府站到百姓一边否决涨价申请,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开明的观念。事实上,许多地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缺乏这样的勇气和胸怀,都不约而同地站到了利益一边,把听证会频频开成“涨价会”。

  制定指导意见,规范听证制度,可以从各个环节和程序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对于听证制度回归本位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听证会的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听证代表的选择确定、听证资料的提供、听证前的价格审计,以及听证代表意见的听取,都直接影响听证会的作用和效果,决定着听证会能否发挥实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务院的听证工作指导意见值得期待。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从听证到决策的过程并非像数学上1+1=2的计算过程,任何决策都是收集民意、加工和升华民意,以及最终吸纳民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证会的声音如何影响政府决策,将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听证会制度规范了,离听证会意见被政府决策真正吸纳还有相当的距离。

  那么,如何确保听证会不异化为“涨价会”呢?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想办法让公权中立起来,真正树立依法行政、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规范听证制度是一个进步,但不能奢望一部听证法规解决根本问题。

李克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