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昨日是第四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我省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学者呼吁建立“预防自杀机制”拯救生命,自救,大家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8:18 贵州都市报

  从2003年起,每年的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值此第四个“世界预防日”之际,记者走访了部分心理学专家及社会工作者。

  故事:抑郁症是头号“杀手”

  7日,贵州某高校辅导员李清鸿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该校某专业学生李某因为恋爱不成,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今年9月3日深夜,因不堪心理重负,他独自跑到宿舍顶楼纵身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据介绍,李某家住安顺市西秀区,于一年前考进大学。进校时,李某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上认识了本校外语专业的女孩杨某。

  经过两个月的单相思后,李某向杨多次“发起进攻”,但都遭到拒绝。

  从此,李患上抑郁症。今年4月,李某的抑郁症加重,家人曾多次带他到贵阳某医院心理诊疗中心医治,但收效甚微。

  9月1日,刚刚开学,李某再次来到杨某的宿舍前,准备约杨出来“谈谈”,但杨以“要看书为名”再次拒绝了他,李再也无法承受心理压力,于是发生了惨剧。

  昨日下午,记者找到曾医治过李某的贵阳某医院心理诊疗中心医生张清华。据他称:李某的抑郁症比较严重,且不按医嘱按时服药和理疗,才导致病情无法控制。

  “抑郁症是自杀的头号杀手。”张医生说,据国内权威专家研究表明,在自杀人群中,有近8成的人患有抑郁症,自杀率达65.1%。

  观点:应建立干预机制

  “心理错位、失衡是自杀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贵州某高校一位心理学专家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大量的自杀事件表明:自杀就像火灾一样,在社会中不可能灭绝,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要做到的是“预防自杀,减少损失”。

  据他统计显示,在我国,80%的自杀者在行动前没有寻求过心理帮助。因此,他建议,社会及有关部门应建立自杀的社会干预机制,对那些“痛不欲生”的人群要高度重视,及时干预,伸出援手。特别是在从有自杀念头到实施行为的这一段“高危险期”,更要让他感到社会的关怀。

  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建立了自杀预防干预措施,从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很好。而在我省,建立相应的“预防自杀机制”,如心理救护热线、心理倾诉方式,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自杀的发生。

  生命:本没那么沉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一社会学专家向记者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每年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按国际标准,我国的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22.2人。毫无疑问,这个数据已证明我国已是一个高自杀率国家。

  这位专家认为,从目前的统计资料显示,老人、青年和社会经济条件和角色逐渐下滑的群体自杀倾向特别强烈。

  “生命本来没有那么沉重。”他说,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应直面社会、环境和人生,要适当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对想不通的问题,最好大胆地向周围的朋友、老师倾诉、咨询,以获得心理解脱,而作为广大社会成员,应以宽容、理解的心态看待问题,而不应去讽刺、挖苦或者冷漠面对。

  只有这样,悲剧才能有效避免。作者:陈刚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