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港人"生命线"嬗变:"三趟快车"盛衰折射内地繁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9:17 中国新闻网

  曾被称为港人“生命线”的“三趟快车”,如今已走入了历史最低谷:从高峰期的每日500车货量,降到如今的每月不到50车;从高峰时期的28省市鲜活货物供港,到今日基本只剩“上海猪”与“河南牛”;从当年的专列运输,到现今的需要混编才能装满列车车厢。

  从上世纪60年代启用,到上世纪80年代鼎盛,直到上世纪末,由于高速公路网急速发展、货柜运输渐成主流、货物来源多元等因素影响,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三趟快车”,终

于淡出历史舞台。没有改变的是,内地供港的鲜活冷冻食品依然丰富和高质。

  从1962年开通至今的44年中,“三趟快车”共开行了4万多列,仅供应港澳市场的活猪和活牛已达1亿多头,平均每个香港人折合10多头;同时还运输了10亿多只家禽,以及大量的蔬菜、水果、蛋品等。

  80年代地位举足轻重

  统计数字显示,上世纪80年代是“三趟快车”的最辉煌时期,那时,通过“三趟快车”运往香港的鲜活冷冻商品,在港澳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活畜、活禽占香港市场份额近90%,被誉为保证港澳供应的生命线。

  据1978年开始参加“三趟快车”运输工作的广深铁路老员工黄先生还记得,在1980年至1996年“三趟快车”辉煌时期,承担着“三趟快车”编组开往香港职能的深圳北站,每天都要接纳1000多卡(车厢)的货物,其中一半货物是经“三趟快车”运送过来的供港物品。那时,深圳北站的50多条轨道,都停满了车厢。

  日500卡剧减至月50卡

  广深铁路老员工徐先生回忆说,从1995年至今,“三趟快车”每年的发货量都在下降,今年更是降到了最低谷,整个7月份只有不到50卡的货物,比最辉煌时期少了95%以上;所占供港货物的比例,也从原来的90%左右,降到了不到10%,达到历史最低点。同时,原来的“三趟快车”是专列,只运送供港物资,而且车车装满货物;但今天,供港货物少了,为了发挥列车的全部作用,“三趟快车”改为了混编车,即在发车后,沿途停靠上货,才能将火车装满。徐先生说,“也许‘三趟快车’真的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快车”盛衰 折射内地繁荣

  “三趟快车”是一个缩影,它从鼎盛到淡出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内地的发展与变化—内地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高速公路网络的急速扩展以及货柜车运输的兴盛,构成一个“三趟快车”被逐步取代的大环境。

  据广深铁路有关人士介绍说,在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网并不发达,口岸也偏少;加之当时物质资源并不丰富,因此,供港货物需要从全国各地抽调,通过铁路网运至深圳,再转运香港。这是“三趟快车”辉煌的历史背景。

  时至今日,珠三角乃至全国的高速路网已基本连通,靠近广东省的各省市输港货物,可用货柜车通过高速路网,运至深圳各口岸,直接通往香港,节省开支。同时,珠三角供港食品基地从无到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供港货物也无需再从远离香港的其它省市调运,可直接从珠三角生产基地通过公路运往香港,铁路运输亦因此失去优势。

  (来源:香港文汇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