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跟风出版之“风”该停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9:23 解放日报

  

跟风出版之“风”该停了

  跟风,可以说是出版界的一个痼疾。尽管为舆论所不齿,但此“风”仍然刮个不停。

  眼前影响较大的一桩,就是紧跟着易中天《品三国》的热销。有家出版社将过去出

版的易中天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迅速更名为《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出版,书名突出“品三国前传”几个字,而装帧设计又酷似易中天的《品三国》,读者若不加细辨,很难分清二者的区别。此外,还有一家出版社则紧跟着抛出柏杨版《品三国》。柏杨的书,自有它的价值,书名本可以不用“品三国”,另选一个,以免混淆,但出版社偏要“随人脚后行”,显然是想借助易中天《品三国》的热潮,搭图书销售的便车。

  跟风出版,是一种模仿和照抄,是在图书策划、出版上缺乏创意的拙劣表现。跟风者见到市场上某本图书畅销,就会用相似或相同的书名、装帧、版式,炮制出“鱼目混珠”式的图书,以期在畅销书市场上分一杯羹。记得前些年,只要某本书在市场上畅销,接着就会有大同小异的多种版本跟进。你出了本《我的奶酪是谁动的》,我就来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他再来本《奶酪是被谁动的》。你出了本《天亮以后再分手》,我就出本《天不亮就分手》,他再来本《天亮以后不分手》。至于像长期热销的《十万个为什么》,东施效颦的版本更是多达几十种。

  跟风者之所以甘于“随人脚后行”,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想“好风凭借力”,借别人已经打开的市场销路“摘点桃子”,为自己捞取物质利益。然而,一些跟风者既想要获得跟风的实利,又不愿背上跟风的坏名声,于是,总试图为他们的拙劣行为辩护,说什么不是故意为之,而只是“巧合”。

  柏杨版《品三国》的出版商,就抬出“文化大师”的旗帜,为自己打气、壮胆。他们说:“以柏杨文化大师的身份,何以去跟一个并不为其所知的明星教授争气。”是的,“文化大师”确实不会去与易中天“争气”,但现在“争气”的,不是柏杨,而是出版商。是出版商想借易中天《品三国》的人气,来打开柏杨版《品三国》的销路。要知道,“大师”的书在市场上也不一定就畅销,更别说像易中天《品三国》那样“如日中天”式的畅销了。为求得一个好销路,就蓄意跟上易中天的《品三国》之“风”。我想倘若柏杨知道了,以他的人格修养和文化追求,是不会同意这样炒作的。其实,汉字那么丰富,另起一个书名,不要说难不倒“文化大师”,就是对任何一家出版社来说,也应该是小菜一碟。

  恶意跟风,已令人反感;再“拉大旗作虎皮”进行掩饰辩解,就更令人不齿了。尽管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书名具有独占使用权,书名跟风暂不构成侵权,但是,图书出版业是肩负传播思想文化和建设精神文明重任的行业,压缩和减少跟风出版,加强出版人的职业约束意识和创新追求,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跟风出版之“风”,该停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