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教育改革需要“商议式民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7:19 国际在线

  作者:王石川(个人文集)

  教育部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教师资格证制度将进行改革,不再“一旦获得”就“终身拥有”,有望以定期验证制代替目前的终身有效制。教育部还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9月8日《新京报》)

  教育部的拟改方案甫一透露,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质疑声如潮。不妨借用网友的话:“高校本科评估把教师折腾快完,又要折腾了,要改先从行政人员和后勤部改起!”“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必须先压缩行政人员编制,真正提高教师在学校中的主导地位。否则一切都是瞎掰!”“目前在高校,行政人员是大爷,教师是孙子。这种局面不改,改什么都没用!”透视这些非议,可以检视此次“教改”的三点启示。

  其一、只要是改革,就难免遭受非议。应该说,任何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总要触动某一集团的利益,作为利益受损的一方,质疑、抱怨、反对这是必然。就这次“教改”而言,教师不再实行终身制,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应该说确有必要。但是,作为教师的一方,因为教育部的手术刀挥向自己,自然满腹怨言,这是人之常情。

  其二、谁来充当改革的设计方?有人说,学校快成了公司了,学校领导是老板,行政人员是部门经理,老师是打工仔,作为在一线的教师地位每况愈下。这种牢骚有一定实情,多年来,我们的学校确是行政人员占主导。因此,教育一定要改革!教师资格免除终身制,可以!但是,臃肿的行政机构、尸位素餐的行政人员、油水丰满的后勤部门,不更需要改革吗?所以,“教改”应由第三方设计,应公允,不应偏袒;应高瞻远瞩,不能目光短浅;应分清主次,不能抓小放大。

  其三、改革不能我行我素,应扩大参与面。可以想像,这一改革一旦实施,当然会产生积极的意义。但是,单向度的改革容易造成软抵抗。在一个利益博弈的时代,作为被改革的对象,教师也有权利表达利益诉求。长久以来,我们的改革往往单纯由政府部门主导,这就很难构筑一个多方发言的平台。作为利益受损的一方,教师因为没有参与改革,难免不满,这势必使教师一方消极怠工,就会削弱改革的积极效果。

  如果再把此次“教改”和三年前的北大改革联系起来,更会让人有所启示。当年改革时,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说:“一些低水平的人当上了正教授,恰好说明我们过去的晋升、评审制度有缺陷,所以要改。”校长许智宏也说,要根除教师“能上不能下,只进不能出”的弊端。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都是拿教师开刀。结果呢,都引起轩然大波,许多青年教师强烈愤慨。不同的是,北大改革尽管也是自上而下,但不断征求各方意见,方案几易其稿,被学者许纪霖称为“商议性民主”,“意味着一种新的改革实践思路:从过去的冲破阻力、强势推行,到如今的平衡利益、寻求共识、争取软着落。”遗憾的是,在此次“教改”中,我们却看不这样的一幕。

  如今,北大改革的风波未息,高校的相关改革陆陆续续展开,笔者,“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学生自治”这些愿景能够早日实现。因为,可以说,比改革教师薪酬更重要的就是教授治校了。当年,对北大改革,许纪霖还说,在目前大学官本位的格局之下,教师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基本上被学校大大小小的行政势力所操控。假如这一问题不解决,劣胜优汰、劣币淘汰良币这些“负竞争”现象将愈演愈烈。三年过去了,想到此次“教改”,这句话一点都没有过时!

  

  审稿:刘恩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