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何集体“出逃”(777号书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2:45 人民网-华东新闻

  评点书目:《逃离外企》 俞 雷著经济管理出版社

  今年6月,俞雷的新书《逃离外企》一出版,就上了网络书店当当网当月的销售排行榜。

  现在,跳槽,甚至集体跳槽都不是新鲜事,对于一些人才从外企到国内企业的流动

现象,有人称为“人才的回归”,认为这意味着人才市场正在发生一次激烈的变革。世界500强的高年薪、高档办公环境、高起点为何留不住经理人?在《逃离外企》一书中,作者俞雷试图以12年的跨国公司职业经历和丰富的阅历作出一些解答。

  “也许是‘透明天花板’吧”,《逃离外企》的主角、在某跨国公司任中国大区经理的李白在书中回答道,“外企是我们做事的地方,却不是我们做事业的地方。”很多身在外企的职业经理人也认为:“在外企,中国员工无论英文多好,与外籍员工沟通起来都有障碍;无论职位多高,你都只是一个工具。何况,大多数中国人在外企不可能坐上真正的高位,就像永远有一个透明的天花板。”

  “如果你无法完成任务,如果你无法适应这套系统,如果你不能讨好你的上司,或者上司更换了新的人选,你都有可能出局。”俞雷的话道破了他“逃离外企”的原因。

  与此同时,当职业经理人们看不清自己的价值能否在外资公司得到认同时,本土企业的管理环境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不断学习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当他们乐意为争夺人才支付高额薪酬时,自然吸引了一大批同李白一样在外企难以实现事业成就感的经理人。

  “我离开外企,是因为我相信中国本土经济能够崛起。”俞雷则在书中坦言,“尽管直到现在,本土企业的很多方面还显得粗糙与简单,但我相信,时间终会证明中国第一代的企业家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中国崛起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大环境,几乎在每个行业都有与跨国巨头不断搏杀而成长的中国本土企业。”

  但是,一旦进入市场运作,本土企业的压力或许显得更为真切。在跨国企业的中国公司,亏损并不是特别严重的事情,因为外企有当年的全球利润打底,很多企业都做好了在中国预计亏多少的准备。但对于本土企业而言,连续的亏损就是意味着公司的灭亡,经理人在实现自己的事业成就感之前,首先要为企业的利润与生存负责。在这方面遭遇失败的职业经理人也不少见。

  而营销管理专家陈宁认为,外企内企终将内外无别,差异只会是人和人的差异,成熟的市场经济将越来越没有“内企”和“外企”的区别。那么,当体制差异日趋为零的未来,经理人们抱怨外企没有“家”,而为职业大未来苦思冥想时,不妨想想:我们曾从哪里来?还可以回哪里去?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做些什么?

  由此来看,《逃离外企》并不是鼓吹集体性逃离,相反,它在提示经理人们,在长期自我感觉良好的同时,别忘了审视你今天的现状和未来的价值。

  让一部分人先读书,我们来读“777号书坊”

李 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