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3:30 舜网-济南日报

  王克群

  《江泽民文选》,是江泽民同志呕心沥血之力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之结晶。《江泽民文选》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新的宝贵财富。《江泽民文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学习《江泽民文选》,对于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

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潜心研读原著,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通弄懂。

  一、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抓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一科学论断,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的问题,是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使命与人民利益的清醒认识,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展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是以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文化的整体、协调、稳定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它既包括经济的发展,又包括政治、文化、人的自身发展等诸多内容。发展,首先指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江泽民认为,“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发展问题上,我们要抓住经济这一中心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发展。”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根本上说,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把市场经济从“手段”层次提高到“经济体制”层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手段的认识。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长期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唯一手段,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发展手段。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建立、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改革以前,实行的也是这种高度集权管理的计划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探索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1992年的“南巡谈话”则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进入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发展和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路,把市场经济从“手段”层次提高到“经济体制”层次。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江泽民进一步指出:“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毫无疑问,如果说邓小平理论的标志性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的提出,强调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可能性,那么强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现实性,则是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发展手段认识的新发展和新贡献。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了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想,作为对“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具体回答。二是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三是明确并扩大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四是进一步理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关系。

  三、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坚持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全面推进,使这三个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我们党在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已经有20多年了,而明确提出政治文明建设则是近几年的事。江泽民同志首先提出这一科学概念。在2002年“五三一”重要讲话中,他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已经作了许多探索,现在需要强调和明确的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我们以往偏重于把民主当作一种作风来看待,例如把民主看作是让大家讲话,或者是领导者的开明等。实际上,民主如果缺乏具体的制度化内容,就难有保障,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曾精辟地指出:“我们过去所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这段话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此,必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别是要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这些制度安排,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

  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极其重要而又富有创新的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针。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一先进文化顺应了历史潮流,反映了时代精神,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一先进文化,既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批判继承和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创造民族的科学的新文化。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