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未来两年:两岸关系的历史拐点(台海瞭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3:4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至2008年将是两岸关系中一个十分关键的过渡期:它既可能成为过去十多年两岸关系紧张的一个历史拐点、由不断摆荡走向长期稳定的重要分水岭;同时又可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敏感期”与“危机易爆点”,有可能导致困扰与动荡的长期化。从当前的基本态势及走向看,一方面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存在着不少隐忧,陈水扁通过“宪政改造”制造“法理台独”的图谋仍然是两岸同胞面临的主要威胁;另一方面,有利于台海和平稳定的因素将会继续增加,机遇大于挑战。祖国大陆只要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积极主动,顺势而

为,完全有可能实现平稳过渡,进而逐步建构长期稳定、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格局。

  新形势与旧格局

  近年来,两岸关系呈现出有利于稳定发展的总体态势,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其主要因素包括:两岸总体实力的差距快速拉大;大陆牢牢掌握两岸互动的主导权;“和平双赢”理念得到台湾主流民意的认同;两岸经贸对两岸关系稳定的促进作用已上升到新阶段。

  但同时,两岸关系的基本面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利于台海稳定、制约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障碍也远没有破除。这主要是因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国际格局未发生重大变化;台湾民意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两岸政治僵局还在延续。

  “台独”目标不可能达成

  陈水扁今年来的一系列动向表明,其未来两年很可能全面向“深绿”靠拢,走激进“台独”路线,挑起两岸关系紧张,以求“乱中取胜”。但是,陈水扁的战略目标不可能达成,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一是,“权位保卫战”已成为当前陈水扁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随着“台开案”、“SOGO礼券案”等多项涉及陈水扁亲属及亲信的弊案陆续被披露,引起台湾社会超越蓝绿的普遍反感与强烈不满,陈水扁陷入空前严重的执政危机。多家民调均显示,超过60%的民众认为陈水扁应主动辞职下台。在此情况下,陈水扁有限的力量都将集中在如何保住权位上,缺乏对外反扑、挑起两岸重大事端的基本条件。

  二是,陈水扁推动“法理台独”的动员能量将继续减弱。由于执政无能、诚信尽失、人格破产,陈水扁已失去了民众对他的基本信任,个人声望从去年以来即呈持续下降之势。在此情况下,陈水扁已不再具有引领风潮、煽动民粹的“道德高度”与“精神感召力”。即使其再通过体制外方式鼓动“宪改”,动员能量也将十分有限。陈水扁近来在基层所办的“宪改”讲座参加者寥寥,且几乎变成了“批扁大会”、“诉苦会”,即可窥见一斑。

  三是,民进党不会支持陈水扁进行“台独”豪赌。当前,陈水扁的个人利益、战略目标与民进党整体利益及2008年选举需求之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矛盾与冲突。未来,该党虽不会放弃“台独”立场,为凝聚泛绿民气也可能继续推动“宪改”,但新的权力中心很可能更愿意抽去其中涉及“主权”、带有挑衅性的敏感议题,并可能在两岸政策尤其是两岸经贸上采取相对务实的做法,不大可能跟随陈水扁走“急独”老路。

  四是,泛蓝维护台海稳定的意愿与实力均呈上升之势。与过去相比,国民党目前在“清廉”、“改革”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较小,马英九的形象和“人气指数”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力较大,国民党现行的两岸政策与台湾整体民意的气氛更为协调,战略优势更为明显。未来,泛蓝将是牵制陈水扁“宪改”的重要力量。

  五是,大陆将以坚定意志与灵活措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大陆对陈水扁借“宪改”谋求“法理台独”的动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也做好了应对陈水扁铤而走险的充分准备。未来,大陆将会继续采取积极措施,一方面坚决打击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另一方面采取主动措施,加强两岸政党和民间各项交流,积极落实“胡连会”、“胡宋会”及“两岸经贸论坛”的各项共识,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保持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和缓气氛。

  六是,陈水扁将面临国际社会更加有力的制约与防堵。近年来,国际舆论对陈水扁利用权位绑架台湾民众、破坏地区稳定的冒险行为普遍不满,形成了同声反对陈水扁“片面改变现状”的局面。未来,美国、日本为了自身利益会加紧约束陈水扁进行“台独”活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陈水扁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活动的能力下降,但也不能排除陈水扁为了摆脱困境,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甚至制造重大“台独”事变。因此,对陈水扁进行“台独”冒险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仍不能低估。

  两岸关系发展展望

  2006年至2008年的两岸关系随台湾政治时程的变化,可以被分解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2006年中至年底是台湾政局的震荡期和两岸关系的盘整期。岛内政治焦点将继续锁定在陈水扁家族的弊案上,“倒扁”与“挺扁”两股力量的拉锯、陈水扁的“权位保卫战”还将是政局主线。在此情况下,陈水扁的主要精力将用于处理内部政治议题,“宪改”进程将被迫严重滞后,两岸关系因而可以相对稳定及“非热点化”。但由于“深绿”力量的牵制,台行政部门很难在两岸经贸上跨出突破性的一步。另外,如果陈水扁提前下台,岛内政局将陷入混乱期,两岸议题必然会被“边缘化”,两岸关系也难有大突破。

  2007年初至2008年3月,不仅可能是台湾政局的剧变期,也将会是两岸关系面临挑战较为严峻的时期。其中年底台北与高雄市长选举、2007年“立委”选举及2008年“总统”选举等几个关键的节点值得关注。如果年底北、高市长选举,民进党两市尽失,势将引发内部的强烈震撼与“信心崩盘”。陈水扁被逼下台的风险指数会非常高。2007年2、3月是国、民两党产生2008年“总统”人选的关键点,蓝绿阵营将会陆续提出各自的大陆政策主张,并就此进行激烈的辩论与攻防。2007年底“立委”选举结果不仅是测试“总统”选举的“人气指标”,且会对接下来几年的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2007年底到2008年3月则是“总统”选举最关键的决胜期,将是“敏感期中最敏感的点”,其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台海形势的走向:既可能是转向的拐点也可能是延长线的起点。

  2008年3月至5月,既是岛内权力的过渡与交接期,也是两岸关系的转轨期,同样存在着某种程度震荡的可能性。若民进党继续执政,权力交接过程将会相对平顺。若是国民党重新夺回政权,不确定性将升高。陈水扁如仍保有权位,其不顾舆论谴责、不受约束地在两岸关系上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能排除。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 孙升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