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做生态平衡的维护者(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节约型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3: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水草肥美,小湖如镜,“九坝十潭”,流水潺潺,一边是人来人往,一边是鱼鸟嬉戏。这是在公园吗?不,这里是北京军区联勤部营区一角。

  “三年前,这里只有堆积如山的垃圾。是建设生态营区的春风,把这里变成优美的湿地。”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环保绿化科训局局长张忍奎告诉我们:像这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营区,全军已经有50多个,将来还会更多。这是全军部队按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军

营的一项重要成果。

  从单纯绿化到生态和谐:“浅绿”向“深绿”的跳跃

  “进入新世纪,以往单纯讲绿化的营区建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官兵对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等方面的高层次需要。”这是2003年春天全军环保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到部队调研后,得出的基本结论。

  什么样的营区才是现代军营所需?

  由全军环境保护专家吴景峰牵头,7所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跨专业、多学科课题组,围绕“生态营区理论与建设模式研究”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论证。最终提出:必须在总结我军开展营区绿化建设、创建园林式营院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创造生态营区。

  经过来自全军官兵的100多篇论文、50多名专家的共同探讨,生态营区有了明确定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居住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整体协调,能够实现部队可持续利用、战斗力可持续发展的营区。

  “如果说单纯绿化能建设‘浅绿’色营区,实现生态和谐的就是‘深绿’色军营。从‘浅绿’到‘深绿’,这是一次跳跃。”尝到甜头的北京军区联勤部官兵们如此评价。

  一手治污染一手抓绿化:“消耗”向“融入”的转变

  军事活动历来是消耗环境的,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支撑。建设生态营区的实践,就是要把整个营区及军事活动尽可能融入生态循环的链条,减少消耗,增加产出,实现良性循环。

  部队驻地遭遇工业化污染、军事训练中的废弃弹药和油料等产生后续污染,是建设生态营区面临的主要障碍。为排除这个“拦路虎”,全军集中开展了水污染治理和驻京部队大气污染治理两大行动。五年来,全军投入16亿元,治理水污染300多项、其他污染2700多项,将日处理各类污水的能力提高到25万余吨,日回收利用中水3.6万吨,让官兵们喝上干净的水,用上放心的水。驻京部队积极响应《2008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先后投入近14亿元,置换驻京单位燃煤锅炉1500台、茶炉大灶2600台,绿化祼地2365万平方米,治理3.72万台汽车尾气。

  流经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校区的解放河一度因污染严重,臭气熏天,严重影响营区的环境,危害学员和群众的健康。2004年,部队和地方共同投资,采用新型高效BIOLAK工艺,结合防渗土池、植物矿化处理、微氧连续过滤等措施,建成了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站,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曾经“逃离”这里的40多种野生动物又回来了,“白鹭在操场漫步,灰鹤在林中盘旋”成为学校一景。

  坚持统筹规划依法指导:“自发”向“规范”的发展

  创建生态营区的行动,得到了法规制度的强有力支持。2004年以来,军委、总后先后批准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绿化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今年7月12日,军委又下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军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意见》,使全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明确提出要求:我们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要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发挥优势,争当生力军。

  为使营区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驻地环境保护的步调保持一致,全军各单位改变以往那种封闭运作、自发建设的模式,服从大局、全面统筹,科学规划、长期落实,使生态营区与生态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共进。

  驻北京郊区的装甲兵工程学院,曾经是一家“扬尘大户”。“土地光秃秃、坦克‘满脸灰’、沙土随风飘”。该校把生态营区建设自觉纳入北京市的环保大局。硬化操场,尽力减少坦克训练的扬沙;大力植树,建起治理噪声和烟尘的自然屏障。如今的营区天蓝、地洁、人清静。越过营区眺望相邻的村庄,过去家家悬挂的黑窗帘现在换成了款式别致的白窗纱。

  记者感言:生态营区的概念和实践令人耳目一新。它实际上是把环境保护、人居工程、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运用于军队营区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探索一条军事单位可持续利用环境之路。

  这是一项大胆而成功的创新实践。它坚持军事特色和以人为本并重,因地制宜,注重效益,通过科学编制规划、保护自然环境、积极防治污染、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提高绿地生态功能,实现了军队营区建设、生活管理、战斗力养成等方面的观念转变和能力提升。

  这同时更是一项注重实效的科学实践。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理解生态规律,着眼维护生态稳定、实现生态和谐,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使军事单位从环境资源的消耗者转变成生态平衡的维护者。这个转变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时代意义,值得借鉴。

本报记者 冯春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