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17岁嫁到李凖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4:49 大河网-河南日报

  

我17岁嫁到李凖家

  这年虚岁,五姐十九了,我十七岁。因五姐的对象出门在陕西没有回来,她还没收到红帖子。收罢麦以后,忽然,我的红帖子送来了。我妈吃了一惊,妈整天为五姐的事准备着,都没想过我的事。妈说:“不行,这闺女还小着哩。我一群闺女都是长到二十多才走的,还有个大的没走,这个太小了,不行,把帖子给他们退回去。”

  送帖子是李母亲的主意。他们家人口多,有二十多口人。李他父亲弟兄三个,他三叔早不在了,他伯父有三个儿子、两个姑娘,李兄弟四个,还有两个姐姐,他八九岁的时候伯父也去世了,这些堂兄弟排起来有七个,他是老三,大哥、二哥是伯父家的孩子,大姐也是伯父的女儿,二姐、三姐是他的两个姐姐。他伯父去世时,大儿子十二岁,小女儿才一岁。十一个孩子都要李父亲一人负担。闺女大了要出嫁,儿子要上学。三个姐姐都出嫁走了,两个哥哥娶了媳妇。他母亲有些好强,看人家娶了两个媳妇当了婆婆,她便眼热。另外,农村都是轮流做饭,娶个儿媳妇,婆婆辈就可以不做饭了。所以他母亲巴不得娶个媳妇,她才感觉有气势,好不容易等到他虚岁十七了,就赶快向我们家送帖子。

  母亲把帖子退回去了。李他妈又托她外甥女来跟我母亲说:“你说你闺女小,我二姨说去了以后,可以多住娘家少回他家。”我母亲的脾气喜欢干脆,省事,人家来说一次又一次,妈和父亲说:“兵荒马乱又不安定,走一个少操一个心。终究还是人家的人,不叫走也挺不好看。就那样吧。”就跟李他妈的外甥女说:“你把红帖子给我捎来就行了。”这一答应,红帖子装她兜里就送来了。

  那时候,闺女没有发言权,父母定什么就是什么。闺女们连什么日子也不能知道,不同意也不能说。

  场上的姑娘们,有人说闲话:“是大麦先熟啊还是小麦先熟?”我妈不愿意,就去找那个说闲话的说:“你们个闺女家懂个啥!什么叫大麦先熟,小麦先熟?你能保证你姐先走,还是你先走?”那姑娘不敢吭了。那时候,姑娘们要听说她去婆家,都羞死了,她再也不多嘴了。

  二

  李从小个子就大,长胳膊长腿。祖父给他起个名字叫铁生,这个名字有两个意思,第一是他的长相,黑胖,圆乎乎的像铁打的一样;另外是农村迷信,谁家孩子娇了,就叫个铁,铁最结实,孩子能像铁一样长得结实。

  他小时候,姐姐抱着他出去玩。他的个子大,姐姐刚开始缠脚,脚疼就容易摔跤。每次摔倒,他还没有哭,姐姐总是吓得“哇”的一声先哭。母亲听到哭声,跑到跟前,先把姐姐打一顿,说她哭那么大声,孩子没有摔着也吓着了。

  他渐渐长大了,相貌很特殊,黑胖大头,一双大眼,双眼皮,亮闪闪的,看着虎头虎脑很好玩。村里人叫他“铁疙瘩”,都爱逗他玩。

  他小时候记忆力就好,一篇文章读几遍就会背了。有一次学校里比赛背书,有个同学一口气把一本《三字经》从头背到尾。别的同学都很服气,他笑笑说:“我能倒着背。”于是把这本书从结尾背到开头,竟一字不差。

  他是爱说爱动的孩子,也很会玩,放了学经常领着北街的一群孩子们跟南街的孩子们打土仗。他很会讲故事,看过的书都跟同学讲。一群学生整天围住他,听他讲《小五义》、《三国演义》,什么“白眉毛徐良”、“关云长水淹七军”,还有“憨女婿走亲戚”……

  三

  我们是一九四四年阴历十一月二十结的婚。

  早就听说他们家的家法严,是个读书人家庭。妈也说过:“咱家一群闺女到了婆家,都落得很好,婆婆很喜欢。我去看望闺女,人家都是高接远送。谁要是惹得不香甜,我去了人家慢待我,我就一辈子不上她的门。”我明白,妈这话是叫我听的,知道他们家不是一般的家庭。

  他们家那么多人,一口大铁锅,看着吓人,做一锅饭得两个人抬。我去的两天以后晚上,打黄昏蒸馍火灭了。大家都知道火灭了,都不去找柴火生火。我人生地不熟,怎知道哪里有柴火?可不生火,天不明我起来添锅怎么办!我拿个灯,叫他弟弟领着,到处找柴火,跑到前头院,找点柴火回来。随后,祖父就跟着来了,说:“这么晚了,老三家,去前头院干啥?”只要爷爷到二门里说一句话,全家都惊动了,才都出来解释、帮忙。

  每天,天不明起来添锅、扫地,到天明院地要扫完。六天回门,我就埋怨我妈了:“咱们家一群闺女都是二十多才走,叫我走这么早,你也知道他们家那么多人口,我能搬下他那大铁锅不能?”我妈也有点后悔,她埋怨李他母亲:“她托人来说一次又一次,我也没办法。”

  四

  李的性格是很开朗的,不管什么事,叫他看起来都是乐观的。我是个悲观人。有时候,我在他们家很发愁,他经常劝我。记得有一次,他跟我说:“你发什么愁,将来妇女是会解放的。外国都有三八妇女节,再过几年中国也实行了妇女解放,也有你们的节日,到那时候你们都自由了。”

  我听了觉得是笑话,什么时候还会有我们的节日,不敢相信;不过他的话还是有煽动力的,听了他的劝解,还是开心的。

  铁生教我认字,他说:“你学认字吧,不认字不行。学会认字能看点书,那就有意思了。”我也愿意学习,他给我订了一个本子,叫我写大字。他先写一张做影,套在里边,叫我照住描了一段,再把那张字拿出来,让我看着写,再过一段,他让我悬起肘写字,胳膊不能挨桌子。

  他又给我找了一本书,是国民党那时候,也兴叫妇女上学的课本,大约是办过学习班。有一本书很厚,里面很全,有历史,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花木兰。那本书上有老拼音,他先教我学拼音,他说:“只要学会拼音,这本书你就会看了,以后你要会看书就不苦恼了。”他教会了我拼音,又教我读那本书。

  过了年,正月十六,我从娘家回来,他妈说:“你也轮着做饭吧,该你做那三天,你操点心,做完了你也歇两天,要不你每天得起五更给人家添锅扫地。”轮着做饭,我也害怕,这样,我要负责扛那个大锅了。中午要擀两大块豆面条,做成一大锅,再擀一小块白面条,给爷爷做小锅饭。

  我头天做饭,中午和面,伯母去厨房看了看,出来到院里,跟他祖母和母亲说:“老三家还可以,还会和面,面盆都和得溜光。”

  五

  李是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大将木华梨的后代。原居住在内蒙古达兰湖畔过游牧生活,后因战功被封为中国太师国王;不过他们已经汉化了,只记得姓氏。他们家的下屯村,在清朝群众都叫鞑子村。

  李的祖父李祖莲,是洛阳县的一个宿儒,一生教过四十多年私塾。李的伯父叫李俊华,也是洛阳一个有名的教师。李的叔叔李明善,也是个私塾教师。李家一门三个教师,自然要标榜是“耕读传家”了。事实上他们家诗书气味也很浓。每天晚上全家人坐在一块谈的最多的是历史故事,大多是《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志》上的事。李的历史知识比较丰富,大多得益于他那个家庭。李曾经说过:“我熟悉古人的传记要比今天的人多得多,我有三千个古人朋友。”这大概和他后来能写那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有密切关系。

  李的祖父是旧知识分子,思想比较陈旧。在他的几个孙子中,李是最不听话的,也是他最不喜欢的。他让李在家中读《论语》、读《左传》,李却偷偷地翻着家里的《唐诗合解》、《赋学正鹄》以及《史记》来读。几次被爷爷发现,都把这些“闲书”搜走,可是李又读家里的《桃花扇》、《西厢记》、《随园诗话》。老先生对此非常讨厌。有一次,李在书橱里翻出一叠墨卷(过去考试用的模范文),上边有一行红字批语:“此文章字字珠玑,可以压倒元白矣。”李就问:“爷,元白是什么意思?”老先生只熟悉四书五经,再加上过去讲究“书不读秦汉以下”,所以他一时也弄不清“元白”是什么意思,就说:“元白是一种大酒杯吧。”李当时十三岁,他说:“爷,不是酒杯吧?是唐朝的元稹、白居易吧?”老先生一下子恼羞成怒说:“就你能!以后不许读闲书!”可是从此以后,祖父也开始重视他了。祖父常说他读书悟性好,记忆力强,又说他有“歪才”,以后又给他讲《资治通鉴》、《袁了凡纲鉴》,不管文学、史学,对李影响都极大。

  六

  李的父亲李俊人,小名明选,排行老二。年幼时因家中贫困,割草放牛,犁田锄地。他父亲的两个兄弟都上了私塾当教书先生,只留他在家务农。他十三四岁时顶着家里40亩地,练就了一身好庄稼把势。

  到十五六岁时,他不甘心在家务农,就给邻居族叔家帮忙卖盐运杂货。族叔看他人聪明勤快,就收留他当学徒,并在麻屯镇上兼办邮政。四五年后,族叔到洛阳城里去经商,这间邮政局兼杂货店便盘给了李的父亲。他一直经营了30多年,由杂货店兼卖南货,又开了中药店、估衣店。

  虽然祖父没有让他父亲读书,但这个家庭毕竟到处是书本和文化。李的父亲天资聪明,而且吸收能力很强,《三国》、《列国》这些书他都非常熟。另外,由于他代办几十年邮政,每天能读到十几份报纸和杂志,所以他在镇上成了一个通晓时事、传播文化的中心。他的文化知识比起祖父、伯父来,虽然四书五经没有他们精通,但时事新思潮却要比他们广博。

  应该说李受他父亲的影响是很深的,特别是那些叛逆思想和新文化。父亲常对他们说,我最不喜欢那种文质彬彬的迂腐秀才,也不喜欢那种规规矩矩的孩子,当小孩子时要敢作敢为,要“输打赢要”,就是输了钱打架,赢了钱一定要讨。人没有一点性子是不行的。

  对子弟的教育方法,他父亲也和祖父不同。祖父是要读书知礼,要文质彬彬,不要和村里的野孩子们一块玩。父亲则不同,他强调交往,要和村里各种人打成一片。比如村里每年灯节玩狮子、龙灯、高跷、排鼓,祖父不让参加,父亲却怂恿他参加。他说:人在社会生活,不能过得路断人稀。要会交际各种人,要随群,要放下架子。这都是练达人情的学问。在这种教育下,李小时候就参加农村剧团,演戏、捶排鼓、轰社火,所以李比起其他兄弟,他在农村的朋友最多,而且遍及三教九流,连剃头的、吹响器的都有他的朋友。这在他们这个所谓”书香门第“中是很少见的。

  上世纪50年代,李在写《不能走那条路》和《李双双小传》后成了全国知名作家。老先生对儿子的工作不懂了,他不知道什么是作家。后来有一次他看了《不能走那条路》以后,忽然对我说:“他现在是写书的呀,写书要写‘言情’,才能流传后代。光写劝善的书不行,像会上言‘宣讲释义’的那些劝善书,除了老头老婆听以外,别人就很少听。”⑥1

  (摘自《老家旧事——李夫人自述》学林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董冰

  著名作家李与夫人董冰(1962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