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百“派友”为她鼓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5:28 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章晴 杨丽 本报通讯员 陈胜伟

  “每次听到孩子在电话里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的心就一下子揪紧了,原本我想下乡一年就回学校吧。可是一年了,合作社刚刚成立,果园套种刚刚开始,这时候我能走么?”面对200多名“派友”,谢云有些哽咽。

  昨天,杭州之江饭店国际会议厅里坐满了从全省各个乡镇风尘仆仆赶来的“农村人”,他们和我们的谢老师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农村科技特派员。这是他们的经验交流会,作为三名作大会报告的科技特派员中唯一的女特派员,谢云的故事感动了在座每一位。

  一年尝遍酸甜苦辣

  “下乡必然会影响家庭。”这一点谢云在下乡前就想到过,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去了。去年7月,正是调研确立项目的关键时期,托父母照管的孩子在湖南突然发病,等谢老师交代完乡里的事赶回老家时,孩子已经耽误了治疗,“后来辗转了12家医院,孩子被病痛折磨了近一年时间”。谢老师说得轻描淡写,可下面的听众已经忍不住频频点头,这些往事多么熟悉啊,有几位甚至忍不住偷偷举起手背擦起了眼角。

  “为了下乡,我放弃了考博士的机会,有时候想到自己担任讲师也已经9年了,真有些抬不起头来……但是,其实我收获了更多!农民兄弟的努力和真诚让我感动。”今年谢老师又推出了新的花卉品种,因为是新种,心里没底,就打算自己先栽种做示范,风险由自己承担。可是农民兄弟们站了出来,说:“谢老师,我们相信你,我们来种吧,风险我们来承担。”一句话,把谢老师感动得想哭。“后来他们又知道我因为下乡,误了儿子的就医而久治不愈,他们比我还着急,采来一大包猕猴桃根和夏枯草给我儿子治病。”

  和农民兄弟心贴心

  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都缺乏农村工作经验,谢老师也不例外,刚下乡的时候她先拟了一份调查问卷,本以为农民也会和学生一样,认真回答问题,资料汇总后,再整理分析一下就会找到答案。然而事实却没这样简单。“他们不理我,或者说,‘我听不懂普通话,你找别人去说吧’。”谢老师不免灰心,屡屡碰壁后才意识到不能用对学生的一套对农民。于是她就一家家走进农家,跟农民拉家常,帮他们解决困难,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那些问卷才慢慢地填满收齐,谢云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果园套种是个难题,农民的经济实力弱,经不起市场风险,常问的话就是“这东西能卖出去吗”。订单才是农民的“定心丸”,为此谢云四处奔走联系商家和企业老板,先后走访了6家园林公司,最后终于同杭州绿源种苗站结成合作伙伴,签订了收购合同,获得了农民的欢迎,甚至21个原计划外出打工的农民也全都留了下来,专门经营发展生态果园。

  掌声献给谢老师

  精彩的报告感动了所有的科技特派员,20分钟的讲话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其实是谢老师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省科技厅副厅长邱飞章听了谢老师的报告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说:谢云作为一个从外地来到浙江的女老师,能够克服孩子生病、语言不通、农民不信任等重重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实在是难能可贵。可以这样说,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对科技的渴望感动了谢云,而谢云对农民的感情和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科技服务的精神感动了新闻媒体,最后新闻媒体对她的报道感动了整个社会。

  报告会结束后,很多科技特派员走上前去,拉着谢云的手,向她请教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解决和当地农民沟通等问题。

  而谢云的母校浙江林学院此时也掀起了向谢老师学习的高潮。在浙江林学院举行的“三育人”先进教师表彰大会上,谢云被授予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师节那天,该校专门发出了《中共浙江林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向谢云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体教师向谢云同志学习,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学习她牢记宗旨、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扎根基层、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