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感恩为何成了“奢侈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5:37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开学了,慈善助学活动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始又一个新学年的运作。以上海为例,慈善助学年度盘子约4000万元,资助近4万名大、中、小学生,每个受助学生平均受益近1000元/年。

  慈善不讲功利——社会对乐善好施者的基本要求。受助要讲感恩——社会对资助对象的一般要求。前一个要求旨在确保慈善活动的纯洁,后一个要求是要让受助者学会做人。

  现实状况是两方面都很成问题。仍以上海为例,该市慈善基金会救助部刘淑英坦言:“某些企业在慈善捐助中掺杂了太多的功利。”“受助的学生毕业了,应该向资助方和资助人打声招呼,起码得让人家知晓你毕业后在做什么,工作得怎么样。”说起许多受助学生毕业后纷纷选择“隐身埋名”的表现,刘淑英女士连说“寒心”。

  太多的“寒心”造成更多的企业在慈善捐助时掺杂更多的功利。而且,原本属于资助方和资助人行为自觉的捐助,势必依赖于更大幅度的行政动员直至“行政摊派”,导致国内原本就欠发达、不成熟的慈善事业变味走调。

  贫困使亟待资助的学生很没面子,使他们在直面资助者时心态复杂表情冷漠,甚至自卑和自闭。这是舆论针对“寒心”现象所作的成因解读。应当说,报道所做的分析是成立的。只是,它并没有涉及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与城市、前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传统社会阶层演进分化、传统道德文化失落等一系列社会冲撞,带给贫困学子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心态失衡,以及所必然带来的行为失范。

  尽管中国已经迈步商业社会,在某些情形下,若考量中国社会的商业化特质,其功利性甚至于提前超越了西方后现代商业社会的功利特质;但就慈善助学而言,绝大多数情形下,资助方和资助人并不要求受资助的学生在日后予以回报。置于这样的语境,在基本还未被“利”所沾污的“善”的领地,当社会不得不面对受助学生毕业后“隐身埋名”的不可理喻时,人们只能感叹传统美德正在加速消亡的严酷事实。

  古人赞美和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实中,绝大多数资助者并非要寻求“恩”的满足,更不敢奢望“报”的收获。所以,当遭遇过受助学生“毕业后连声招呼都不打”的经历后,企业在慈善捐助时掺杂越来越多的功利就变得可以理解起来。偌大的上海,本该募集到更多的慈善助学资金,可它在面对受助者较普遍的“因为我贫穷我受资助天经地义心安理得”的心态时,慈善的蛋糕也就难以做大了。

  对受到慈善资助的学生而言,毕业了,向资助者打个招呼,那怕报个平安,就是人们眼里最低要求的感恩。感恩就这样日益成为社会的“奢侈品”。

  鲁宁,政经专栏作家,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