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你还记得“为经师易,为人师难”这句话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12:00 光明网
姜伯静

  “现在的老师好当吗?”这是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6日一篇文章的标题。本来以为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问题,现在发现至少在大中华区这个范围内教师不好当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可能是因为文化的同源、传统的类似,该文教师“相当的不好当”的声音竟与大陆教师的呼声一致。教师究竟为什么不好当,笔者认为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进行分析,那就是我们没有贯彻好“为经师易,为人师难”的古训。

  儒家传统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华文化区对教师的要求是很特殊的,简直是要求其像美玉般完美无碬。德与才是中华文化熏陶之下的人们对“师”进行衡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两项标准,德才兼备是一个为师者必备的条件,甚至对德的要求比对才的要求还要高,所以有了“为经师易,为人师难”的感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古人的高“德”雄“才”相比,现代人的审“师”标准又有了变化,那就是还得添上一条“绩”。

  德、才、绩三者和为一体是一个近似于非常荒诞的要求,在中国现行教育评估体系之下,想要这三者“三位一体”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才者不一定有德,德厚者不一定有才,德才兼备者不一定能出成绩,出成绩的极有可能“缺德”。这就使现代人对教师进行评判的标准应该更高。

  但这种“高”却有些不正常。选择教师时没人理会其德行,甚至“降格以求”,因为现在高考中录取师范类学生的分数最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评价教师的时候“德”这一栏基本是陪衬,看的主要是成绩。这样,很容易给人一种误解,那就是德行方面可以忽略。正是因为这样,相当一部分“老鼠粪”混进了教育这锅“高汤”里。应该说现在对教师的“入门”要求已经背离了中国的传统,但在出了事故之后国人又会想起“德”的标准,于是现实之中对教师的要求成了一个极其矛盾的标准。

  在这个矛盾标准的苛求之下,成绩成了凌驾于德才之上的老大,“为经师易,为人师难”的古训完全成了一句空话。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更何况现在是一个追求成绩的社会,但要让学生接受高尚品德的浸染却成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既然教育无德,那教育产品的质量便可想而知。

  现在的教师之所以不好当,是因为我们没有正常的“择师”标准。缺乏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之下不大可能会出现想“为人师”的教师,否则你就有可能被淘汰,因为“绩”不允许你有“人性”的可能。但是,“德”的影子又时刻在公众意识中存在,教师这个职业实际上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当人们在不断的批判教育时,我很想问问社会,你还记得“为经师易,为人师难”这句话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