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谨防经济重入冷热交替循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09:26 南方日报

  上月CPI与PPI再度背道而驰,专家担心调控过猛难免硬着陆

  谨防经济重入冷热交替循环

  一般来说,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作为CPI(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先导指数,往往会对后者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然而这一“传导机制”在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屡显不畅

——8月份的CPI再次与PPI呈现剪刀差——在CPI较上年同期增长1.3%的背景下,其当月增速也高于7月份的1.0%(相关报道详见昨日本版)。

  虽然在不少官方学者看来,单月的统计数据不足以全面推断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势,但每逢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时,评议之声总是起伏不绝,各方人士还是希望从中窥见中国经济走势的一些新迹象。

  目前物价涨幅是否合理?

  结合8月份的PPI和CPI两组数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认为,当前工业品价格涨幅趋缓,未来消费物价的增速也将有望在合理的区间内保持平稳。

  今年年初,官方将CPI的全年目标设定为3%,“现在已经到了9月份,正在步入今年的尾声,从目前依然较低的CPI增幅看,全年的CPI可能只能达到2%的水平,而像往年一样出现超越年初设定目标的可能性不大。”

  实际上,包括商务部、发改委在内的多个官方部门已经普遍预期今年全年CPI增速在2%左右,这较1-8月CPI1.2%的增速仍然高出0.8个百分点;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7月下旬也表示,下半年CPI上涨幅度将比上半年更快一些,但不会太快,仍将比较温和。

  判断通胀的声音依然很强烈

  昨日,著名投行高盛就8月的CPI数据发表评论称,基于食品、住房及相关产品价格还有上扬的可能性,中国今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有望继续走高,加之由于流动资金充足,未来数月中国通胀率将继续上扬。

  提醒预防通货膨胀的学者还坚持认为,由于煤、电、油、运等要素价格是管制的,而CPI指数中住房成本又被严重低估了,我国的实际通货膨胀大大高于CPI和PPI等数据显示的程度。此外,有专家表示,从经济运行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实际上存在深层的通货膨胀压力和较高的公众通胀预期。

  “中国当前正在实行一系列的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如成品油、水、电等的价格改革。这些此前一直受政府价格管制的公用事业产品,在此轮改革中均有上调价格的需要。而物价水平当前处于低位,无疑为调价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专家判断,今年是资源价格改革的第一年,全社会普遍对资源价格上涨有很高的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认为,由于目前CPI增速远远低于政府目标,政府未来仍然非常可能推出更多公用事业领域的涨价措施;加之,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在前两年价格上涨还没有完全消化基础上的上涨,因而更不可掉以轻心。

  “有些生产资料品种的价格涨幅还将明显大于去年,特别是成品油、部分有色金属品种的价格上涨幅度将明显增大。”在祁京梅看来,目前国际市场原油、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在高位波动,涨价的可能随时存在,国际市场价格直接影响到国内;而国内投资与出口快速增长、信贷投放偏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及企业成本增加等4大因素将推动未来价格水平的上升。

  是否需防经济重入冷热循环?

  “CPI保持在2%-3%的增速之间,对经济增长才较为有利。偏高或者偏低都不好。”与高盛及其他不少学者的观点不一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上述专家认为,7月份CPI增速曾一度令市场担心再次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而从8月份的PPI分项数据看,接下来几个月经济通缩的可能性依然比较大。而在8月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而与居民生活相关的生活资料价格涨幅依然很小。

  “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导引下,工业企业上游生产成本偏高,它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增大产能过剩的压力。而在下游,大众消费按部就班,没有明显的消费亢奋迹象。”专家表示,在此链条中,生产能力过足且花费的成本偏高,而消费严重不足。从表面上看,对于消费者来说呈现出了明显的滞胀状态,而其对于企业来说,实际上无异于通缩。

  北京的知名经济学者赵晓也指出,我国当前的高投资导致的潜在通货膨胀危险是现实存在的危险,而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后引发大量供应增长进而导致下一轮经济陷于通货紧缩危机,则是未来经济运行的风险。这里面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交替的关系,而不应该视为矛盾的判断。

  赵晓进而提出,“真正的问题在于,由高投资而非消费拉动的经济波动可能成为我国经济的慢性病,这个病因注入到经济结构中去,将重演1994年以来的冷热循环。”

  专家指出,如果宏观调控力度过猛,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消费、投资、出口这些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三大引擎动力不足,因此当前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并非完全不存在。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