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视野下的转轨中国:当代新闻界-商界关系(4)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0:03 中国新闻网 |
全球公民社会与跨境舆论监督 国内外严肃媒体的实践表明:市场领域舆论监督主要对象为大企业、上市公司、红顶公司、跨国公司,因为它们在市场领域中最有可能损害大量公众利益 市场经济活力无穷,给中国带来了巨变,但是,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流弊也随处 可见:1.市场失灵;2.企业内部组织的非民主性质,包括集权制、家长制和运作非透明化;3.引诱媒体的商业化趋向;4.跨国公司产品可能造成的广泛危害。新闻以追求透明为己任。但是,正如美国学者所言,商业世界普遍是私人的、秘密的、独裁的。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可以命令他或她的雇员不要与记者交谈。因为商人常处于竞争之中,保密是商业生活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是在转轨国家,一些大企业利用法治不健全规避和逃脱监管法律和行政监管,进而攫取最大利润。在中国这个人口第一大国,由于以官商勾结为主要形式的腐败日益蔓延,在一些地方,官媒合一、官商勾结甚至发展到官商媒共谋,在官员和媒体收受不正当经济恩惠的同时,“资本权贵主义”大行其道,而社会公正受到普遍侵犯,其中部分大企业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但是,在全球化时代,一种全球公民社会的现实及其理论正在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是对发达国家资本扩张和腐败全球化的跨国性新闻舆论监督,其中精英媒体、专业媒体和国际性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互联网也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近年来国内外财经类媒体蓬勃发展。在财经记者从事工作的技巧和态度中,突出一条是认识到商界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与之相适应的是,记者必须具有正确的怀疑精神,使他或她不被商业强人所拥有的力量与金钱所吓倒。 去年被《中国新闻周刊》等单位评为“最有责任感的媒体”的《财经》杂志以及这次较早报道富士康事件的英国《星期日邮报》等国内外严肃媒体的实践表明:市场领域舆论监督主要对象为大企业、上市公司、红顶公司、跨国公司,因为它们在市场领域中最有可能损害大量公众利益。 在当今发达国家,媒体监督大企业虽然障碍重重,但是承载了比过去更高的公众期待。2002年夏秋,加拿大广播公司、《纽约时报》和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电视节目《前线》对世界最大钢铁管道和水管制造商之一麦克韦恩公司的联合报道分别获得报界和电视界的最高奖誉。 作为跨国企业的麦克韦恩公司是美国最危险的雇主之一;然而这个家族企业是如此的隐秘,以至于连总部的建筑都没有任何标志,即使是与其常来常往的商界领袖都从未见过麦克韦恩公司的经理人员。自1995年以来,已有9名工人死于麦克韦恩的铸造厂,而且有记录的受伤工人至少有4600名。几年来,雇佣了5000余人的车间已因健康问题和安全设备违规问题被传讯400多次。 另外,这个工厂有着制造业最糟糕的安全记录和全美最高的受伤记录,公司还有着大量影响环境的记录。 人们很难想象,在最富有的美国,今天还有马克思当年笔下的那种血汗工厂。为此,普利策奖委员会破例将《纽约时报》原来申报的“调查性报道奖”升格为最荣耀的“为公众利益服务奖”。个中缘由值得在市场化道路上猛进的中国新闻界参考与借鉴:商业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但是公众利益高于商业利益。 当然,如果新闻界一味依赖民意,而不善于运用同样追求公平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甚至不信任基本的程序正义,那么即便自诩为公众利益的代表,即便有民意的道义支持,也难免会被掌握更多社会资源的政治和商业势力置于尴尬和痛苦境地。 而媒体可选择的解决之道,是秉持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社会组织和司法界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来制衡强权对社会的侵害。 (作者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展江)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