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能PK易中天,唯有《明朝的那些事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1:33 大洋网-广州日报

  

谁能PK易中天,唯有《明朝的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谁能PK易中天,唯有《明朝的那些事儿》

  http//:www.blog……

  周枝羽

  投稿地址:

  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广州日报》副刊部(510121)

  传真:020-81884431

  E-mail:shenbian@gzdaily.com

  当年明月引爆的草根历史革命,无疑是今年炫目的风景。在粉丝“明矾”眼中,当年明月的笔力无人可敌,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当年明月这样书写历史的路子太野。历史、文学、口水……夹杂在一起,网络上又是一片复杂的风景。

  《明朝的那些事儿》最初是作者当年明月在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连载的,但由于点击量过高,竟引发了包括几位版主在内的很多所谓“煮酒老人”的嫉恨,从此当年明月的粉丝“明矾”与煮酒论史的几位版主之间产生了长达几个月的争斗,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明矾”倒版运动,最后导致该版三位版主被集体罢免。当年明月也从天涯转战新浪,并迅速创下100万的流量。这是我在看《明朝的那些事儿》的过程中顺便从网上了解到的一个传奇故事。这个传奇和新浪的强势介入,催化了《明朝的那些事儿》在网络上的疯狂流通,GOOGLE一下,居然已经有37万多个与此有关的网页了。

  《明朝的那些事儿》几乎是一个流行文化研究的经典案例。它几乎具备了流行文学传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我没有想到一部具备了这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历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戏说,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称为小说,因为它几乎是完全忠实于《明史》的。一部纯“正史”却写得如此好看,如此具备流行性,这样的反差令我入迷。

  我试着总结了一下这部作品的三个足以使它流行的特点:

  其一、忠实于历史,但懂得取舍之道。戏说历史的东西,我们看得太多了。而作者完全是正说,但说得好看。所以我们一下子被打动。正史其实是最难写的,更别提好看了。但是《明朝的那些事儿》的作者居然能够从浩繁的明朝历史中理出了轻重缓急,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绝少拖泥带水。这就显得非常清晰好读,读起来一点儿也不累。而且他的这种取舍,表现了很强的对历史“兴奋点”的关注,也就是作者非常清楚,哪些素材是可以形成“兴奋点”的,那就要写出来,反之,不特别重要、又不特别令读者兴奋的,就无情地舍弃。

  其二、文笔生动,章节精炼、巧设悬念。文笔生动是当然的,不然不会冒出势力庞大的“明矾”集团。但除此之外还是有技巧的,一个就是每个章节都不长,大约800到1000字,就形成一个故事,虽然这故事有上下文的连接,但往往也有自己单独的核心,这样读起来更轻松,并且始终有兴奋点。更绝的是,当年明月特别喜欢在每一章节结束时设置一个悬念,一个等待破解的悬念,令人读历史竟能读出点悬疑小说的味道来。这种频繁设置悬念,搞出噱头的方法非常管用,能让读者不断有新鲜感。并且也能让读者更关注作者最想讲的话题。

  其三、对战争、官场、人物命运和人物心灵花足工夫。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当年明月非常懂得读者的心理。以上四个话题都是普通中国读者最喜欢的,所以当年明月一方面固然是在写历史,并且看起来要把整个明朝写完,但他其实更是在写人,写人性,写人性在历史中的遭遇,写人性之间的斗争。你看他已经写出的那些人:朱元璋、李善长、胡惟庸、朱棣、蓝玉等,无不是以很强的个人情感介入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并且经常发一些很好玩的议论,使得这些人物既形象突出,又情感饱满,并且充满命运感。而政治争斗、权谋之术、战争之术更是满足了国人的胃口。

  《明朝的那些事儿》起到了普及历史的功能,并且普及的还是正史。所以喜欢它的人群会特别宽泛。我预感今年它会大红大紫。

  由此我想到了正在大红大紫的易中天先生。我觉得《明朝的那些事儿》是可以PK一下易中天的。易中天是学者的刻意草根化,其实他才不草根呢,只是用草根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讲自己的心得而已。而《明朝的那些事儿》是纯粹的草根历史,草根们眼中最鲜活的历史;易中天先生只是在闲谈历史,《明朝的那些事儿》却是一心要把整个明朝讲一遍的;易中天先生的风靡得益于电视的强烈效应,而《明朝的那些事儿》则全靠网络上草根们的口口相传,而这两本书都被评价为像是在“说书”,只不过一个电视上说,一个在网络上“说”而已。

  (有删节,http://blog.sina.com.cn/u/124789388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