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3岁“好学生”何以连杀3人纵火焚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5:25 新民晚报

  一个13岁的孩子,为了给因家庭矛盾受“欺负”的母亲“报仇”,接连杀害了自己的三位亲属。河北省南皮县警方日前破案后发现,那个“少年杀手”的作案手段竟来自影视剧。

  案发

  8月25日零时许,南皮县某村发生一起火灾。灭火后,警方在着火屋子里发现有三人

已死亡,其中两人身上有多处刀伤。经初步勘查,警方认定是一起特大故意杀人焚尸案。经过艰难侦查,在排除了近300名嫌疑人后,警方把嫌疑人锁定13岁的学生小华(化名)。

  据参与办案的南皮县公安局政委杨志通介绍,小华性格内向,成熟较早,平时爱看暴力和侦破题材的影视剧。小华的母亲与小华的婶婶因一些家长里短积怨,母亲受气后,回家喝酒诉苦,使小华对婶婶产生了仇恨心理。

  8月24日中午,还在暑假期间的小华看一部电视连续剧时,剧中情节使他联系到母亲的“遭遇”,于是决定模仿剧情,预谋作案。

  当天下午4时30分左右,他先到婶婶家,勒死堂弟,等婶婶下地回来后继续复仇。

  模仿电视剧中的作案手段,小华残忍地杀了婶婶和正巧进来的奶奶,还放火企图焚尸灭迹……

  悔罪

  指挥侦破此案的南皮县公安局局长高洪生说,没想到13岁的孩子能作出如此残忍而周密的大案,更没想到在接受讯问时,他先是负隅顽抗,在冲破心理防线后供述作案经过时又如此镇静。

  在南皮县公安局一间墙上写有“一念之差,父母牵挂”的问讯室里,记者见到了身高一米六多、看上去瘦弱文静且显幼稚的小华。下面是记者与他的对话。

  记者:“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公安局吗?”

  小华:“知道,我杀人了。”

  记者:“为什么要杀人?不害怕吗?”

  小华:“我婶婶家欺负妈妈,我为妈妈报仇。光想着报仇了,没觉得怎么怕。”

  记者:“现在最怕什么?”

  小华:“最怕爸爸妈妈知道了,他们得急疯了。我还怕坐大牢,那样在村子里和同学们面前名声不好,没面子。”

  记者:“当时想过这件事的后果吗?”

  小华:“想过,我准备好了刀子,要是警察知道了来抓我,我就自杀。”

  记者:“为什么杀人以后还要放火?”

  小华:“放火能破坏现场,万一留下痕迹,放火后就都烧了,发现不了脚印和指纹。”

  记者:“这些想法和做法从哪来的?”

  小华:“从电视上。”

  记者:“做了这些事情你不后悔吗?”

  小华:“后悔。我妈妈在出殡时哭了,说这是谁干的这么伤天害理的事呀,有多大仇呀,把一家都杀了,那时我就后悔做错事了。”

  震惊

  河北省公安厅侵权科科长王建民认为,这起案件反映出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动向。他认为,未成年杀人犯罪往往是团伙作案或采取投毒、纵火等非“面对面”形式,而这起案件不仅“面对面”杀人,而且采取了“见血”的方式,令人震惊。

  办案人员认为,现在的未成年人看得多,经历得少。另外,未成年人思想简单,但所接受的信息却复杂多样,让他们无法正确对待,遇事往往用简单的思想去考虑,不顾后果。

  在小华所在小学的老师、同学和村民眼里,他是个“好孩子”、“好学生”,是班干部,成绩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在班里名列前三名。今年,他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初中。

  曾任小华班主任的一位老师承认,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尽管每周上一节法制课,但是电视、网络对孩子们的影响太大了,学校的教育抵不过电视的影响,暴力、色情、凶杀、迷信的内容比比皆是,孩子模仿能力强,而是非观念、世界观却还没完全形成,一旦接受了太多负面信息,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这让基层教育工作者、家长防不胜防,无可奈何。

  忧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认为,小华一案令人深思和忧心。一些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了追求收视率,播放暴力、色情等节目“吸引眼球”,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有仇必报”,不计后果,并学会了犯罪预谋和反侦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影视、文学、新闻作品出发点是为了“法制教育”,但往往对一些案情披露描述太细,反而产生负面影响;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公益性和营利性内容尚未分开,比如电视剧分级目前尚未做到,也是深层原因。

  河北省一位多年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专家认为,当今从学校到家庭教育的核心都是“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在文化学习上要求严之又严,但在“成人”方面的“心灵教育”却极其放松甚至放任,很少关心孩子所受的外界影响和心理活动。如果学校和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孩子们接受了哪些方面的外界信息,了解他们心理,及时沟通,纠正孩子心理上出现的偏差,就有可能避免惨剧的发生。

  新华社记者张洪河(据新华社专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