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红玲、董璐:超越界限的传播学本科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16:40 人民网

  ●高红玲、董璐:传播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学方法创新之探讨

  ●高红玲、董璐:传播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应对

  访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高红玲教授和董璐博士

  编者按:传播学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设立的、教育部限批的本科专业。对于既是专才教育又是通才教育的传播学专业,如何建立起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教育规律的培养方式,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创新的精神,在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情况去探索。可以说,我国传播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学界面前的新课题。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围绕传播学本科教育进行了多项教改科研,其中《新专业的探索与创新――在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开展科研实践的研究》刚刚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人民网传媒研究频道曾登载过他们的《传播学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学方法创新之探讨》和《传播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应对》等教改研究文章。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坚持专业特点与特色为前提,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实验,尝试更符合时代特点,更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手段,运用“工作坊式教学”形式,探索打破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实现“知”与“行”对接、加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育新途径。记者今天特意采访了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系主任高红玲教授和传播教研室主任董璐博士,就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

  记者(下面简称记):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尝试“工作坊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高红玲教授(下面简称高):工作坊式教学的特点,是由具体科研项目带动,提供反映真实活动的复杂学习环境,并针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对接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灵活教学;教学过程是合作工作的过程,师生共同负责工作坊“产品”的全程生产;教师以传播领域中的“程序性知识”与“情境知识”为施教核心,提供问题导向与信息处理的知识,训练学生了解情境,进而解决问题,并在仿真经验中学习自我反省。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能够自觉自主地融会贯通以往学习过程中所接受到的分立的知识,在情境学习中逐渐完成认知。

  记:能为我们举些例子吗?

  董璐博士(下面简称董):今年年初,我们启动了“对外新闻传播效果研究”工作坊的工作,在这个科研实践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分别由五名来自研究新闻学、舆论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和网络传播方向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分工不同,指导并组织其中一个小组的工作。为便于及时了解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及时给予反馈,我们建立了公共电子邮箱。我们还建议学生写科研日志,记录在工作坊中的感受和收获。

  这一教学方式也是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经验。例如,德国斯图加特媒体大学每6个月要为西南三台提供一个有关“传媒与体育”的专题谈话节目。为此,每学期都设置了一个54课时的工作坊课程,。课程的成果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节目的各种计划书、策划书,也包括获得的赞助协议,以及最后被播出的电视谈话节目。学生的收获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知识原理,并且获得了对理论知识检验和反省的经历,这对日后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完善也有很大帮助。

  记:两位老师曾谈到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一是学生发生了变化,能具体谈谈今天的大学生与以往的学生有哪些不同?

  高:首先是今天的高等学校教育与以往的精英教育不同,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实际是一个专业职业化过程。因此,知识与实际环境的对接就非常重要。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形式的研究和创新,为学生提供一种将严格的学术训练与激动人心的发现结合起来的教育。从专业特点和教育原理出发,将传播领域中的“程序性知识”与“情境知识”作为教育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是这种教学创新的根本目标。

  董:同时,社会环境的变迁也使学习环境、学习者本身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在一篇论文中也详细分析了各种变化,包括媒介环境的变迁使媒介消费习惯趋向被动、越来越多人抛弃了需要主动参与的读书;电波媒介改变认知和学习方式;重上网、轻读书、“浅阅读”的习惯正在大学校园中蔓延。今天的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更多,但是信息之间却缺乏必要的联系;他们可能更活跃,但是却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他们可能能够列举很多观点,但是却缺乏辨别和批判的能力。

  高:这样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在弱化高等教育的地位,相反是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

  记:传播学学科的特殊性也是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进行这项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能解释以下之间的内在联系吗?

  高:传播学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设立的本科专业,1997年传播学在我国才成为高等教育中的正式学科;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陆续批准了20多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过去,我国的传播学教育主要集中在新闻从业人员的培养上,但是,今天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介之间、信息产业和传媒业在不断融合,因此,对传播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微观层面上的新闻传播人才,而且急需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掌握传播学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的新型复合型传播人才。

  董:从学科特征来看,传播学是一门科际外延广大、研究课题广泛而且内涵深入且多层的学科。现代传播学不仅要研究传播的机理和效果,也要在信息时代信息、数据、知识和智慧不断市场化和资源化的过程中,探询新的传播规律、新的传播效果和新的信息价值标准。为此,传播学不仅在理论层面上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在应用层面的价值也与日俱增。因此,今天的传播人才应该是关注传播活动对人与社会的影响、了解传播功能与效果,能够制定和采用科学的传播策略、组合各种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为人类与社会服务的。

  记:按照我的理解,工作坊式教学不是传统意义的社会实践,两位老师也用了“科研实践”这个词,能谈一谈这与传统的实践教学有什么不同吗?

  高:工作坊式教学强调“科研实践”,即不仅是实践能力,更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与拓展。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大量接触到的是间接、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中的许多丰富而感性的内容在从现实向理论转化的过程中遗失或被简化了;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并不能代表实际的技能,因此需要将科研实践作为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的桥梁。通过科研实践,大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思路,并且通过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

  董:在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组织、有分工、有团队的科研实践教育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上的进步,更是经历了正规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在工作坊进行“产品”研制时,学生随时会提出各式各样的、甚至非常个性化的问题,也随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向教师求救。这样,需要教师和学生随时充电,随时调动各种能力解决难题。对于较普遍的问题,会集中进行知识的补充。

  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得到得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

  董:首先是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在主动解决问题的状态下,最利于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其次,科研实践项目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第三是通过科研实践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种思考能力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置疑反思能力,也是对做事方式的思考能力。例如,在项目进行中,不少学生不断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有针对项目在设计上的某些不足;有针对短期目标如何为长远目标服务;有针对如何优化资料收集统计方式,还有针对分工协作如何更为科学高效。这些,对今后科研项目的执行提供了重要的改进意见,也对尚在进行中的项目提出了修正方法。第四通过科研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从实践和理论测试的结果来看,“工作坊”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已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加融会贯通地将不同学科分支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且能够克服学科之间的界限灵活地加以运用,为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打下基础。实践尝试说明,作为教育者,完全可以通过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技能,更多地结合学科特点,理顺知识体系,合理设计和融合各个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综合交叉的知识体系中挖掘其内在联系,并且驱动学生养成科学作风、培养创新能力。

  记:这样教师与学生全方位、零距离的接触,学生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教师的投入也非常大,那么教师在工作坊式教学中有什么样的体会?

  董:最直接的体会是累、忙。还有就是要克服一些困难:从其他国家传播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非常重视和传播业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一点在我们国家的传播学教育中还没有形成良性运行的模式。

  另外,学校对科研实践教育的质量评估和教师评价制度还没有形成。科研实践还是在尝试之中,往往没有充裕而且固定的课时保障,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措施,教师在科研实践教育工作中的贡献尚未得到应有的承认。

  高:工作坊式教学形式只是我们系列教学改革中的一项尝试,我们还在系统地探寻更符合专业特征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其他教学方式。我们的教改实验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唯一可以遵守的原则就是,科研实践教育是现代教育与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实现途径;科研实践教育使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并在同时,体会社会及人生意义;科研实践教育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智慧和创新的精神与气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