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纪念个人--每个人的价值都需珍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10:35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9月,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已61年。照例,媒体及民间多有回顾感怀。

  和其他很多战争一样,人们耳熟能详的只是英雄人物,而对千百万死于战争中的普通人则疏于感念,乃至有被漠视之嫌。

  随着个体生命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每个人在历史中的意义都应该得到纪念

  每个人的价值都需珍视

  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故事,也就记住了他们为之生和为之死的价值

  每一个亡灵都有一个名字,不管这个名字是否响亮。每一个亡灵身后都有一段故事,不管这故事是否曲折。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死”是一个令人忌讳的话题。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连生的道理都不明白,又怎么明白死呢。既然死是一种未知,当然就可以被赋予最实际的想象和理解,于是“死”成为现实世界中的完整写照。死可以有贵贱,所谓天子之死曰“崩”,诸侯之死曰“薨”。死也可以有轻重,所谓“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每个人死亡的价值,与他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地位、所作所为密切相关,因此死不再是一个私人事件,而成为一种公共事件。

  史学家钱穆概括中国传统的价值核心时说:“人必在群中始有道,必与人相配成伦始见理。离开对方与人群,亦就不见有个人。因此这个人必配合这对方与大群,而一切道与理,则表现在个人各自的身份上。”这是生的法则,同样也是死的法则。

  在这样的法则下,个人作为自我价值层面的存在,无论在生的世界还是死的世界里,都是被排斥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有最终有所作为的亡灵的名字才“配得上”被记住,而那些背后的垫脚石则往往淹没在历史的噪音里。

  在一个不尊重个人之死的价值体系里,个人之生亦很难被真正保护。回溯到12年前,克拉玛依大火中,数百名孩子只是面对官员们一声,“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的呼喝,就最终断送了最后生存的机会。而十多年过去之后,她(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被人忘记。而那些得以逃生的官员们却体面地生活在这世上。

  太多太多的亡灵值得纪念。那些矿难中的矿工,那些洪灾中的难民,那些飞机失事中的逝者……他(她)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他(她)们中的每一个都应该被记住。

  梁启超当年面对国破民贫的局面时,曾痛心疾呼,“欲言独立,当先言个人之独立,乃能言全体之独立。”在一个尊崇集体价值大于个人价值数千年的国度里,这样的呼声显得陌生而迫切。而要个人之独立,即要从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价值开始。

  一个援越老兵的后代到美国参观越战纪念碑,发现这里没有任何豪奢的建筑,只有一个俭朴的人字型矮墙,在光洁的黑色墙面上,密密麻麻地刻着58132个越战阵亡人员的名字,旁边还放着几大本厚厚的名册,短短地记载着每个人的故事。

  在一个妹妹献给哥哥的花圈的中间,是兄妹两人年轻时的合影。照片中,那个俊朗青年在阳光下展露笑容,似乎从来不曾历经硝烟。这一刻,援越老兵的后代数度落泪,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父辈曾经在战场上与这个人生死相搏。这一刻,那些墙上的名字只是作为个人,作为兄弟、父亲、丈夫、情侣而存在。

  这不仅仅是两种生死观念的不同,也是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故事,也就记住了他们为之生和为之死的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孙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