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化与英语水平无关(一己之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00:04 环球时报

  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实行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逐渐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不可否认,近二十年后的今天,许多人因为英语而成为国际化人才。但是,为了追求国际化而形成的全民学英语的氛围,却并不是很恰当。解决这个问题,最终需要从解读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开始。

  学外语不是推动一个国家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社会上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不会说英语的人很难在今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世界上生存。真的如此吗?我认识的一位河北老太太,连汉字都写不了几个,更别谈英语。但这几年她却频繁来往与中美之间,从事艺术交流,为何?因为老人练就了一手绝活——剪纸。这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说明,国际化最重要的工具不在语言,而在于是否有民族优势,比如先进的科学技术、高超的艺术造诣、高深的人文涵养,等等。这些都比学外语更重要。

  唐代都城长安的国际化程度超过当今许多中国城市,但没有听说过长安百姓都去学外语。当今的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国际化程度都高于中国,但去过这些国家的人知道,其学英语并不是时髦,走在大街上,也难得找到几个能精通英语的人。很显然,学外语不是推动一个国家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英语过热反而影响国际化进程

  前几年,国内有本《妈妈的心比天高》的畅销书,里面有句“英语就是英国傻子都会说的话”。这多半是调侃,但在中国,英语却过热,英语成了衡量高超人才的标准,是业内人士评职称的门槛,是学者搞研究的必经之路,是学生考研究生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一巨大陷阱实在是整个中国社会想加速国际化所致,造成的后果是巨大的资源浪费,甚至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最终会阻碍我们的国际化进程。

  首先是资源浪费。在中国,英语俨然已经成为一项产业,从课本图书到音像制品,从外籍教师到国际夏令营,与英语相关的项目花样繁多,中国人在英语上的费用每年超过百亿人民币。这些钱可以资助数以千万计的贫困学生,建上万个更有意义的社会工程。

  再是人才浪费。大学校园里挑灯苦读的年轻学子,住宅区里熬夜补课的普通劳动者,甚至一些为了晋升的中年人,大都不是把大好时光放在钻研自己的专业上,而是献给了英语单词。等相关的英语考试一过,书本的归书本,自己的还是自己,除了认识简单的ABC外,英语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即使是当年学生时代,英语成绩优异,口语说得如同“纽约客”的青年学生,常常在无涉外事务的职位上工作数年后,也会大发感叹“英语都还给老师了。”归根结底,任何一个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有限,即使中国在若干年后完全国际化,也不可能消化当前目标中所要培养的那么多外语人才。

  最严重的是,为了成为国际化人士,全民学习英语,造成了民族自信心极度受挫。如今,很多国人都不再以书法为荣,学诗词歌赋常被笑为“书呆子”。相反,一个精通英语的人却被周围人所尊重,一个能与外国人自如交流的人会被不少人羡慕。在这种错误的思维逻辑的影响下,中国人正常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无法健康成长,民族文化萎缩,民族身份淡漠,民族技艺失传,最终中国将有可能失去国际化的本钱。

  由市场来决定人才培养

  古人常言,“人尽其才”。人的智力结构各有千秋,不是任何人都擅长学习语言,也不是任何人都擅长用语言表达,甚至有些举世闻名的奇才和大师连口齿都不清。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千万不可把能否精通英语作为衡量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标准,也不能让英语成为录取人才的必要条件,更不能形成“唯英语独尊”的社会氛围。

  中国社会应该理性地看待英语,大可不必硬性规定英语标准杠杆,笔者建议,不如让市场来决定是否需要多少英语人才。这样,那些有兴趣且有能力学好英语的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成为国际化必需的翻译人才、国际沟通人才。而那些志不在外语学习的专业人才,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事务,在借助各类外语沟通人才的基础上,从事于国际化交流。这样,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才会更适当、更成功。▲

  (作者是河北的英语研究学者。)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郭海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