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表扬劳模人物这种视角要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06:00 光明网
吴新云

  西直门断路大修,北京市领导到场视察,专家紧急论证,交通管制措施得力,工人勤奋严谨。(9月10日《新京报》)由此可知各部门的协作精神。但是,读了相关人物报道《修桥现场他给自己打针》,我不太舒服。

  “六旬工人张全忠已四天没睡安稳觉”作为题眼,记者是想证明其辛苦,然而,这把年纪还这样辛苦,好像不合乎劳动保障的要求吧?同事“怕他,没有他又没有主心骨”的

引语,是为了表明这个老人的重要性,但反过来说,偌大的工程施工靠一个老人监察才能“主心”,行吗?还有,文章对“他干活儿不要命”的赞扬,有误导的嫌疑。

  他是糖尿病人,这个病本来就怕累,他不仅不休息,还不去医院而是自己给自己打针。这多危险!“六旬”、已经“四天”不怎么睡的糖尿病人,还能坚持多久?

  我不是质疑文章的真实性,而是反对这种表扬劳模的倾向。其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过于“透支”才能更好地把生命价值发挥出来。比如上述这位老人,他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培养年轻的一代,用更好的办法把工程的要求“制度化”,而不是把事情一个人“扛”起来。

  我们的一位老师曾说,他们某个组织的领导人因心脏问题英年早逝,他们并没有因此对其更为钦佩,而是抱怨他没有更好地爱护身体,以至于损害了他们未竟的事业。这种视角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