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宁左毋右”与“宁冷毋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06:00 光明网
郑也夫

  要打造节约型社会,要做的事情甚多。但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关键点。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社会习惯。

  整整一个夏季,我难得几天不是“短打扮”。原因无他:图个凉快。这一日和朋友一同上飞机去新疆旅游。我一登机就和空姐说:给两条毯子。不承想,有经验的捷足者甚多,我催了几次,空姐最终答复:发光了。我早知道飞机上比较冷,但想不到会这么冷。一刻

钟后,我开始在机舱里寻觅,想找个要了毯子却不用的人通融一下。

  经济舱没有,我便迂回到特等舱口,窥见那里几乎一人一条。

  空姐要保护贵宾不受平民打扰,拦住问做甚?我如实相告。

  她说:我帮你看看。出来后说实在没有。我厉言正色地说:请将温度调高一些,不然要是感冒了我要告你们的。不一会空姐给我一条毯子,说是从驾驶舱拿来的。妻要我再给她找一条,我实在无能为力了。她算走运,安然抵达乌鲁木齐。同行的一位果然感冒,一路上烧了三天。

  几天后我们乘火车去喀什,大家都嫌车厢太冷,几次要求空调升温而不得。我们一行的多是环保人士,便对此事展开了议论。

  大家公认,现在公共场合中,常常温度过低。我知道空调是个难讨众人喜欢的东西,不像天气,决定权在上帝,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但是反正要讨一些人不快,比如空调定在22度会有一半人嫌冷,定在28度会有一半人嫌热,为什么服务方总是贯彻“宁冷毋热”的原则呢?您说调得更合适些?

  可以争取,但是存在着不满意者是一定的,比如25度1/4的人嫌冷,26度1/4嫌热。而我发现,公共场合中的空调常常是偏袒好冷者,且越是高级的场合越是如此。议论中,一位说出了一句精辟的话:我们过去是宁左毋右,现在是宁冷毋热。

  不仅真的如此,下面颇含深意。

  过去是宣扬“斗争哲学”,“右”往轻了说是心慈手软,是缺乏阶级斗争观念,往重了说就是阶级敌人和斗争对象了。

  如此谁还敢右啊。而时下流行的是享乐哲学,社会以花钱、享乐、奢侈为荣。此种哲学遇到炎热的盛夏,便体现为“凉系富贵,热属贫困”了。不是吗?凉要花钱的,人家花得起这份钱啊。此种观念支配了社会,服务方就必是宁冷毋热,因为这样可以开脱责任:有人说热,显得服务方不愿花钱似的;相反,温度整凉些,即多花些电费,还能说不尽责任吗?

  静态地看,我觉得,如果冷一些1/4的人反对,热一些也是1/4的人反对,就该热一些,因为反正也是1/4反对,后一温度毕竟节省了能源。但是,社会选择从来没有这么理性地完成的,它往往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时下的意识形态正是消费主义。因此要抵制“宁冷毋热”首先要打碎这一意识形态,扶正“节约型社会”的意识形态。

  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手段选择,喜冷方和喜热方在不同场合也会有不同的争论。我觉得会议室应该贯彻“宁热毋冷”的原则,即如果一定有人不满意,应该是嫌热,这就是热天吗,热天里冻着人才属荒诞。高级会议室为什么往往温度偏低呢?除了上述消费主义的原因,还有礼仪上的追求。高级人士出席会议往往要西服革履,与之配套的温度便要下调。要降温需改革礼仪。大夏天穿什么西装,短袖衬衫配上领带,一样正襟危坐。礼仪应该随季节变装。总不能说穿上皮货才是最重视。

  飞机似乎有所不同。喜凉的人会说,你嫌冷要毯子,毯子不够是机组没尽职,我嫌热有什么办法?照这个说法,飞机上就必须是低温做基础,毛毯来调节了。我以为能想到的手段其实很多,只要“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占了上风。机舱中应该有法定的温度,这温度应该高于目前机舱的流行机温,有了固定的温度,便于乘客调整和适应。在机舱中嫌热可以脱掉外套,喜冷怕热的人还可以穿裙子、短裤、九分裤、七分裤。冷了或要睡觉穿上或盖上外套。

  要打造节约型社会,要做的事情甚多。但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关键点。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社会习惯。当然,制定机舱温度前应该有争论。而争论正是传播节约理念的大好时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