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承文化传统学校应是主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08:29 大众网-大众日报

  9月13日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中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在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并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以政府意志对文化传统教育做出系统规划,半个世纪以来还是第一次。此文化发展

规划纲要,可以认为是近些年来中国社会思潮中日益重视文化传统的一个结果。笔者认为,这一选择合乎时宜而且必要。

  传承文化传统,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两条渠道,其一就是社会性渠道。一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很大部分要靠社会完成。另一种就是学校,在传统中国社会,私塾是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但在百余年前废除科举、建立的新式学堂主要是以传播现代西方知识为主,中国文化传统失去了赖以传播的基本途径。在近年来中国社会随经济发展,在社会层面,一些个人和机构,已有意识地推进中国文化传统的承继。前不久引起不少争议的上海“孟母堂”事件,就是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传统传播的表现。

  然而,在现代教育普遍采用学校这一形式的情况下,复活私塾、且将它作为传播和复兴文化传统的主要渠道是不现实的。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私塾无法在大范围内取代现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在于目前学校早已成为国家教育的主要途径,拥有最充裕的国家资源支持,以学校为主要途径来加强文化传统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在重视学校在传承文化传统中的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指出的是,一定要对文化传统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在笔者看来,其作用可分为公共与私域两部分。

  从公共角度来说,是通过在学校加强文化传统教育,提高中国人的公民道德素养,以培养明确的国家民族认同。在学校中加强文化传统教育,需要将它与现代公民教育合为一体来进行,以使学校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环节。

  而从私域方面说,则要通过文化传统教育,增进每一个体对人生与生活意义、价值和乐趣的认识,熏陶公民良好的审美情趣,帮助每一个体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新京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