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今天,和35岁的人工煤气说再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6日08:46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黄韬

  【金陵晚报报道】 9月14日下午2点,爱达花园兰花园1幢。门口张贴的通知条提醒着这里的住户:9月16日(星期六)上午7点开始,港华燃气将在这里进行天然气置换。

  “要换天然气了”,这里的很多住户获知了这一信息。他们并不知道,包括爱达花

园在内的6095户是南京市最后一批人工煤气用户。天然气置换结束后,南京将告别人工煤气。

  2006年,人工煤气“35岁”,天然气“2岁”。

  住在兰花园1幢4单元的张庆英大妈今年74岁。交谈中,老人家说,从烧煤球开始,煤球—煤墼—液化气—人工煤气—天然气,加上柴禾,“这辈子把各种燃料都用了个遍”。

  张庆英大妈是从集庆门鸣羊街搬过来的。追溯到1950年的时候,家里还在烧煤球;渐渐地,到了1970年左右,她和老伴开始使用煤墼(即蜂窝煤)。

  “那个时候煤墼5分钱一个,一个月要用150个呢”,张大妈回忆说。相比烧煤球,煤墼最大的特点是干净、灰少。她记得,老城南有不少巷子里面,有人拉着板车叫卖煤墼送货上门。大约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比烧煤墼更好的东西来了。瓶装液化气那时俗称“煤气包”,只有效益好的单位才会给职工发煤气包,出门换气时总是会引来羡慕的眼光。说来也很好笑,第一次使用煤气包的时候,张庆英大妈被打火后突然蹿出的火苗吓了一跳:这么好的火苗一下子就起来了,比烧煤墼快多了!

  有比烧煤气包更好的东西吗?还真有,张庆英大妈搬到爱达花园之后,发现这里安装的人工煤气(因为通过管道输送,俗称“管道煤气”)特别方便。一来火头更加好,二来不用搬着液化气钢瓶上楼下楼,对于老人来说真是方便。

  有比烧人工煤气更好的东西吗?仍然有,那就是天然气。因为燃烧充分价格低廉,天然气在南京以惊人的速度放装。主城区的人工煤气用户从2004年开始陆续“换气”。

  家住在土城头的儿子家中去年置换了天然气,在老人面前常说天然气的好处。张庆英大妈坐在门口乘凉时难免会想:社会真的是在进步,小时候还烧过柴禾的她,怎么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用上天然气。

  【纪录】

  第一个气柜设在玄武湖

  工人新村最早用上人工煤气

  谁最早用上南京的人工煤气?时光倒转至1971年1月,上海梅山开始向主城区供应人工煤气,那还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时代。

  南京城最早尝鲜人工煤气的,还不是梅山附近的雨花台区,昨天下午,记者从南京市煤气公司(俗称“老煤气公司”)的老员工那里获知,南京第一批用上人工煤气的,集中在鼓楼区工人新村一带,南京市第一个煤气气柜(储存梅山过来的煤气,调压后供应给用户)设在玄武湖公园。

  记者赶赴现场采访。遗憾的是,如今这里已用上了天然气,对于曾经的一幕鲜有人记得。在玄武湖公园正大门右边,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11.5万立方米的气柜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绿地。随同记者采访的老人,曾经在南京市煤气公司工作多年,也在工人新村住过。她向记者描述了那段岁月——1971年到1979年的那段时间我们称之为“大会战”(即企业和政府共建一些公共设施)。工人新村入选并不是没有理由的,首先它是南京市建国后第一个大型小区,里面住着不少劳模(小区因此得名)。附近多是714厂、720厂等部级单位,因此才和“大会战”的主题相结合,最早用上人工煤气。到了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用户才开始增长。

  从某一层面,当时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很难有分到工人新村房子的机会。按照一个35岁以上中级干部才有资格分房来推算,南京市第一批人工煤气用户现在应该在70岁以上。

  【追忆】

  蚕豆瓣+红辣椒+炒鸡蛋

  天然气头道菜是老陈烧的

  说到天然气,南京的天然气“头道菜”原来是蚕豆瓣+红辣椒+炒鸡蛋。烹饪者是今年70岁的陈熙仁老先生。

  根据资料,昨日下午,记者找到花园路78号陈熙仁老先生的家中。他谦虚地说,之所以成为南京市首批天然气民用户,是因为地利(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管道由花园路进入市内)。之所以烧了天然气“头道菜”,里面细节可谓“无巧不成书”。

  那是2004年5月15日,陈老先生所住的花园路78号2幢首批开始置换民用天然气。知道当天要先停人工煤气,老人家一大早就把午饭烧好了。中午,港华燃气的师傅来到他家中换装置。随后跟着上楼的媒体记者发现老人家里的厨房是开放式的(将厨房和客厅打通),很适合拍照,于是建议老人在天然气置换结束后马上炒一道菜。

  为了保证视觉效果,老人下厨时选择了绿色的蚕豆瓣、红色的辣椒(原准备用番茄)、黄色的鸡蛋。第二天,陈熙仁老先生下楼买菜时,就被不少邻居打招呼“老陈师傅,你上报纸啦!”买份报纸一看,还真是这样。简单的一道家常菜和天然气挂钩,意义还真不一样。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陈老先生的家中还看见两个液化气钢瓶。陈老先生解释,之前三年家里一直用钢瓶,就是为了等天然气。

  当时在江南水泥厂上班的他,每次路过樱驼村那里就发现,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管道一步步往南京铺设了。天然气很快就要到南京了!他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继续烧煤气包,新家中的人工煤气管道反而一直成了“空关户”。

  一等等三年,这天然气还真给他等着了。

  【链接】

  南京人工煤气大事记

  1971年1月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向我市主城区供气。

  1987年9月南京煤制气厂竣工投产,日产煤气26万立方米,人工煤气用户突破10万户。1995年,南京市人工煤气客户达20多万户。

  2004年5月,天然气正式进入南京,南京管道煤气用户突破了40万户(天然气客户除外),日供应量为64多万立方米(天然气除外)。(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